课件编号19537304

教科版五上科学2.2《用浮的材料造船》课件(28张PPT)+教案+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素材

日期:2024-05-1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93次 大小:2552196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PPT,练习,课后,任务,学习
    (课件网) 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2、用浮的材料造船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科学思维 1.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 2.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3.通过探究认识到船的结构与载重量和稳定性有关。 探究实践 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 态度责任 感受船的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新知导入 潜艇 独木舟 帆船 摇橹木船 蒸汽船 轮船 一起回顾船的发展 新知导入 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 新知导入 竹筏 木筏 但是,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有限,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新知导入 竹筏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与独木舟相比有哪些进步呢? 新知讲解 用几根竹竿或木条,做成一个竹筏或木排模型。 1 要求: ●先画出设计图。 ●能稳定地浮在水面。 ●牢固、不散架。 样品 制作竹筏 新知讲解 用螺母(或钩码)测试它们的载重量,观察能装载几个螺母。 2 注意: 轻轻放,放均匀; 做三次,取最大。 不让水浸湿钩码。 竹筏承载钩码的统计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承载的钩码数 新知讲解 实验现象: 添加一定数量的螺母后,竹筏上的螺母被浸湿了。 实验结论: 竹筏的防水性较差,不能确保承载的物品保持干燥。 新知讲解 与独木舟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 3 新知讲解 比较独木舟与竹筏 小 较大 不稳定 稳定 小 较大 木头 竹竿 半封闭 与水联通 材料 动力系统 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的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但也存在乘船者和货物容易浸水等问题。 我的发现: 新知讲解 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 1 竹筏比独木舟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它有效地解决了独木舟不稳定、装载量少的问题,这是一次技术的进步。 新知讲解 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你打算怎样改进? 2 竹筏具有容易受潮变湿,不能确保乘船者和货物保持干燥等问题,我打算造一艘防水小船解决这个问题。 新知讲解 观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 3 摇橹木船 明代宝船 新知讲解 摇橹木船和宝船是中国独有的船型。外形、材料、载重量、动力系统都有很大的进步。材料都是木材,船的形状比较竹筏相比都在四周加装了木板,防水性好;载重量大,稳定性强,而且出现了“摇撸”“风帆”等动力系统。 明朝的宝船的船体 长达100多米 摇橹木船 名称 材料 载重量 动力系统 稳定性 摇橹木船 木头 较小 桨或撸 小型 明代宝船 木帆船 大 风力 大、船体有楼阁 从1405年至1433年,明朝的郑和,先后统率威武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余个国家。至此,所谓“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已经变成了跨国度、越时空的航海壮举。 殊不知,郑和也碰上过自认倒霉的事件,那就是鼎鼎大名的明朝“宝船”,居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究竟是沉海了,还是被劫了,究竟是异域人,还是本国内奸起了作用?恐怕相距遥远的现代人,根本无从查起。很遗憾,郑和下西洋详细的历史资料,早被彻底销毁了,唯一能站住脚的,还是现代人的种种考证与猜想吧。要知道,明朝“宝船”绝非一般的航海工具,而是“郑和下西洋”事件当中,体积最大、规模最惊人的时代巨船啊。 知识拓展 郑和下西洋 新知讲解 ? 刚刚我们比较分析了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它们给你们改进竹筏模型带来了什么启发呢?你想怎么改进自己的竹排呢? 新知讲解 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或木排。 1.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