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3928

【备课】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学课件: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共22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1466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PPT,22张,音乐巨人贝多芬,备课,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22张PPT。 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而不会被命运所征服。 ———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人物简介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二十二岁时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二十八岁起听力渐衰,五十岁时全聋,但众多登峰造极之作均是这期间的作品,被尊称为“乐圣”。 主要代表作: 《悲怆》钢琴奏鸣曲 《月光》钢琴奏鸣曲 [1801年] 《英雄》第三交响曲 [1804年] 《热情》钢琴奏鸣曲 [1804年] 《命运》第五交响曲 [1805-1808年] 《艾格蒙特》序曲 [1810年] 《欢乐颂》第九交响曲[1819-1824年] 贝多芬一生坎坷:童年凄苦,盛年患病,晚年失意落魄!没有恋人、没有健康、没有知音、没有家庭、没有理解,亦没有财富!“他是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他热爱自然,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你觉得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在文中画出关键句)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和生命,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赏析探讨 读文中描写贝多芬穿着和外貌特征的语句,说一说这些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外貌:两肩极宽: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拖着失效的助听器。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不拘小节。(学者的风度) 形神兼备有力的大手:脸部表情、头发、眼睛、鼻子、嘴、下颚: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刚毅、顽强、善良、执着的人。表现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形神兼备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那些话是怎样理解的?语言品析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这是个比喻。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很惊讶。 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树接近自然,可以远离人世的喧嚣,获得净化和安宁,就此而言,树也比社会中的人好,贝多芬也想获得这样的心灵上的宁静。 3、“你可能想到我——— 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贝多芬把自己耳聋比做是“倒落了的火山”,“熔岩”比做他的创作激情。此话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拼命”、“巴望”表现了他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决心。 贝多芬以他整个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出他内心的热情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4、“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课文小结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傅雷 贝多芬意志坚强,敢于与命运挑战,像这样“超越苦难,铸就辉煌”的人还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两个例子,并说说你从他们身上所得到的感悟。 迁移拓展 珍爱人生海伦凯勒张海迪霍金司马迁推荐阅读并欣赏《名人传》(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罗曼·罗兰) 《欢乐颂》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谢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