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58831

9.古诗三首《清明》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61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古诗,三首,清明,教学设计
  • cover
《清明》教学设计 【教材编写意图解读】: 《清明》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春雨贵如油,这一意象本是显示着万物的生机,然而作者笔锋一转,描绘了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赶路的人心里更加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是失魂落魄,其实此时的诗人杜牧远在他乡,他也未能赶回家祭扫,也是众多行人中的一人,也是愁情满怀。他向牧童询问附近哪儿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以及路上那些上坟祭扫人的心情。诗句中的“魂”指的是情绪、心情等,“断魂”说明“路上行人”的心中有着强烈的哀伤。后两句写“断魂”的行人,想打听一下哪里有酒家。因为他想歇歇脚,避避雨,顺便小饮几杯酒,暖暖身子,也借酒浇愁,暂时除去一些心中的烦忧。那么他是向谁“借问”的 能不能找到酒家呢 “牧童遥指杏花村”揭示了答案。至于找到酒家后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就留给读者去想象。 教学导入时,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要求,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了解人们是怎样过这些传统节日的”为 任务驱动,将课文学习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课文也是开展本次活动的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学习《清明》,重在使学生掌握借助注释和插图阅读理解古诗的基本方法,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3.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活动设计】 一、传统佳节,诗句体验 (课前)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不少的传统佳节也蕴藏着深厚的文化。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节日?预设:除夕,元宵,端午,中秋。增加一点小难度,这几句诗对应的是哪个节日?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二)引出课题,揭题读题。 看来,古诗和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歌也取材于传统节日。题目是(板书:清明)上课! 二、了解清明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说说你对清明都有哪些了解呢 (生畅所欲言) 2.古时候的清明与现在清明有所不同。 (PPT:出示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时节,吐故纳新,生气始盛,气温升高,春暖花开,万物皆清洁而明净,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 师:原来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三、划分节奏,读出诗韵 (一)初读古诗。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清明》这首古诗,读古诗有哪些要求? (PPT出示要求:1.正确、流利;2.有感情) 我们先把古诗读正确、流利,自己先读读,谁来试试? 1.朗读反馈(请二到三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节奏都停在哪? 明确二二三停顿或者四三停顿,无论哪种节奏,只要你喜欢,都是可以的。选择你最喜欢的节奏读一读。 2.谁还想来挑战一下前面的同学,读得更好听? 指名读,问:好在哪?生:有感情,“雨纷纷”的“纷”字拖得很长……,提醒:读诗的时候不仅要读出节奏,还可以摇头晃脑,加上动作,将诗歌最后一个字尾音拉长了,把诗的韵味读出来,谁再试试? 3.读得真不错,大家一起学着他那样读一读。喜欢43停顿的读,喜欢223停顿的读。 四、想象画面,“图”意盎然 (一)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生提出难懂之处,同学互相帮助理解诗意。 (二)说画面。 1.读着读着,这首诗中哪个景象如一幅幅画卷在你眼前展开?(生自由回答。)可以用诗中的词语或者自己的话来概括都行。 2.短短一首诗,为我们展现了如此丰富的画面,那么这些图都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