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70543

第23课《范进中举》说课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37874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8张,九年级,语文,统编,PPT,23课
  • cover
(课件网) 作者 吴敬梓 一、说教材 《范进中举》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课,它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是全书极为精彩的片断之一。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境遇的变化,深刻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的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现地表现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因此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该名著的讽刺艺术有所了解,并且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 二、说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及单元说明中本单元的教学要点: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个性特点,并能对语言特色有一定体会,从而逐步提高文学欣赏能力。确定教学目标是: 1..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为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 2.感受对比凸显讽刺艺术的魅力。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 三、说重难点 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阅读理解小说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课标及本课内容确定教法为高效阅读复述法 情景设置法、启发点拨法等 学法:初四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小说常识和自学能力,感性认识较强,但理性分析不足。本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初中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忽略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在鉴赏本篇小说时,运用朗读法,情境表演法、探究学习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学而优则仕”规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鸿沟,越过这道鸿沟,则立即飞黄腾达。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举带来的天壤之别着实令人羡慕和神往,同时中举而疯的闹剧也令人深思,那就让我们带着对科举制度深深地思索,走进《范进中举》去寻求答案吧。 设计意图: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交代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为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 2.感受对比的手法凸显讽刺艺术的魅力。 3、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 (三 ) 简介作者作品 及科举制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本文) 吴敬梓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僚家庭,早年热衷科举,考秀才,但再也未中举人。考场上的失意,家庭生活由富到贫的变化,在与官僚、绅士的交往中,他逐渐看透了他们丑恶的灵魂,对现实,龙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深刻地认识,这些对他写作《儒林外史》有很大的影响。 《儒林外史》 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全书通过对制度的弊害封建科举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 (四) 走入文本 活动一:绘声绘色讲故事 1、复述故事 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把握小说的情节) 2、 畅谈感受 通过读故事、听故事、讲故事,学生谈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可笑、荒唐、啼笑皆非……)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心灵感受和阅读体验解读文本,是教学的起点。 活动二:感受细节品故事 细读课文,圈点赏析 1.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学生细读找出觉得“荒唐”(可笑、啼笑皆非、不可思议……)的人物、情节、词句、描写等进行赏析,完善批注。 2.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初步感悟文章的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