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81992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15课 调查家乡植物(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460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
  • cover
15.《调查家乡植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调查家乡植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课旨在先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家乡的植物种类,了解它们与当地人们的生活的关系,知道人类活动对植物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 。 本课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活动准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任务安排,让学生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餐桌上的水果、蔬菜,在搜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为课上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是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调查家乡有哪些植物?它们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教科书呈现了村子里种植的棉花和城市街道两边的“市树”玉兰,引导学生从调查身边的植物出发调查家乡的植物。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知道周围植物可分为观赏植物和经济植物。本环节通过设计调查计划表,引导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调查。活动二:调查之后,交流我们的收获,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的影响,了解家乡也分布着一些珍稀植物以及一些植物新品种。活动三:人类活动对植物生存会产生哪些影响?通过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引导学生知道人类的活动对植物的生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活动对植物的影响是有利的,有些是有害的。第三部分是拓展活动:做一期介绍家乡植物资源的手抄报。通过制作手抄报的方式让学生对调查的收获和结果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对调查研究充满兴趣,学会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他们还是探究能力有限,缺少持续观察的耐心,缺乏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的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引导来加以培养和完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调查、分析,知道人类活动会对植物生存产生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制订简单的调查计划,并能根据调查计划开展调查活动。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当地植物资源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耐心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3.养成爱护植物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调查记录、植物的照片、标本等。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们喜欢吃哪种水果?你知道它产自哪里吗? 2.同学们讨论交流。如何观看我们常吃的几种水果的视频。 3.我们的家乡盛产什么呢?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活动一:调查家乡有哪些植物?它们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出示棉花和玉兰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种植物有什么不同? 2.交流:这两种植物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按照与人们关系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观赏植物和经济作物。 3.提问:如何进行调查? ①学生分小组讨论。 ②教师总结:调查过程中要制定好调查计划,按照计划进行调查活动。 ③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调查,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的表格。 活动二:调查之后,交流我们的收获。 1.小组交流自己的调查计划。 2.了解记录家乡的植物有哪些,以及它们的分布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填写《科学学习活动手册》中的表格。 3.挑选观察记录具有亮点的学生进行全班展示。 4.针对中的发现和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交流当地的珍惜植物资源和植物新品种。 5.观看视频我们家乡的水果有哪些? (三)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