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85039

12《古代诗歌三首》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4次 大小:6639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古代诗歌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素材
  • cover
《古代诗歌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分别说说诗中描绘的马、石灰、竹各具有怎样的品质,诗人借这些形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志向。 [解题支架] [参考答案] 《马诗》中,骏马渴望驰骋沙场,这与诗人李贺渴望为国立功的愿望相同。《石灰吟》中的石灰,甘愿经受磨难甚至粉骨碎身,只为能成就清白,造福人间,这与作者于谦不畏强权、不惧打压,甘愿用生命来维护为官为人之清白的高尚品格相同。《竹石》中的竹不惧歪风、傲然独立,这与作者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傲气相同。 二、本课三首诗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共同之处?联系以前学过的《蜂》《墨梅》等古诗,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解题支架] [参考答案] 与《蜂》《墨梅》一样,本课三首诗都是咏物诗,所用的共同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外界的某种事物来表明自己好恶爱憎的情感或内心志向,能把主旨表达得既深刻含蓄,饶有韵致,又具体形象,可感性强。 三、借助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题支架] [参考答案] 1.什么时候我能给马戴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2.石灰石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3.经历千万次的磨炼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西南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 四、任选本课中的一首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改写成一篇短文。注意充实环境描写,丰富细节,凸显诗中形象的特点。200字左右。 [解题支架] [参考答案] 示例1:《马诗》改写———是夜,郁郁不得志的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到燕山脚下,只见大漠辽阔无垠,一眼望不到边。在月光的照耀下,遍地的细沙白得发亮,犹如雪花一般。一阵狂风吹过,无数的沙粒被卷到了空中,随后又如雪花般飘飘洒洒地落下。抬头望去,弯弯的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中,就像一把弯刀。这让我想起了边疆战场上的将士,他们威武地骑着套着金笼头的战马,手握弯刀,奋勇杀敌,建功立业。回过神来,我望着身边的骏马,不禁思绪万千:它也渴望套上金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边疆战场上驰骋吧!我何时才能被国家所重用呢? 示例2:《竹石》改写———我是母亲孕育了很久的一粒种子,总想冲破母亲的怀抱,可是却落在了狭窄的石缝间!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过去了,一个酷热的夏天过去了,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天过去了,一个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我依旧默默地积蓄力量。终于有一天,我破石而出了!我把根深深地扎进岩石缝里,不断地生长,延伸。我伸展开了枝干,蓬勃起了枝叶,迎着狂风暴雨的侵袭,不断地为自己争得一片天地。我随风起舞,向狂风发出怒吼:“来吧!来吧!困难的磨炼,将使我拥有一个更加壮丽的未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