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小儿辩日》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探究 一 朗读并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答题模板] 发端+经过+高潮+结局=故事内容 [解题支架] [参考答案] 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到了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样,到了正午却像盘盂,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清凉,到了正午(天气)(就热得)像把手伸到热水里,这不是近的东西(让人感觉)热,远的东西(让人感觉)凉吗?” 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二 文中“两小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解题支架] [参考答案] 第一个小孩的观点: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理由:近大远小,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时则小得像盘盂。 第二个小孩的观点: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到了正午时离人近。理由:近热远凉,太阳刚出来时十分凉爽,而到了正午时则十分炎热,像把手伸到热水里一样。 “两小儿”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即先给出观点,然后用生活中的常理,结合自然现象,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积累拓展 三 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试着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加以解释,体会古代 汉语的特点。 1.孔子东游 2.问其故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4.孔子不能决也 [参考答案] 1.游:游历。 2.故:原因。 3.以:认为。去:距离。 4.决:分辨,判断。 四 关于课文的寓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肯定“两小儿”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有人则理解为知识无穷无尽,即使圣贤也不可能全知全能。说说你的理解。 [解题支架] [参考答案] 从“辩斗”的角度,唐人卢重玄认为,孔子并非不知小儿所说之理,也并非不能参与辩论,只是因为圣人的职责是明道济世,无暇,也不必与小儿辩论。课文的寓意可以概括为:无价值的辩论不值得参与。不过,这一理解维护孔子形象的意图比较明显,也有将“不能决”偷换为“不愿决” “不屑决”的嫌疑。 从“辩日”的角度,可以认为课文在寓示一个道理:即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现象,也可能包含有我们不知或不确知的道理、知识,需要关注、深思。 从“小儿”和“孔子”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独到的思考;学识渊博、名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认自己有所不知,贯彻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主张,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恼羞成怒,的确令人敬佩。 从“现代人”的角度,这则寓言提示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现象,不求本质,否则将为现象所惑,虽百计千方,也难得真知,更难求真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