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1.重点:说出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复述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重点:会画力的示意图。 3.通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活动,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知识导图】 力的测量和表示 弹力 力的示意图 弹簧测力计 大小、方向、作用点 原理 使用和读数 【预习检查】 (1)课本图6-13(a)中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N;分度值是_____N。 (2)测量前要使指针与_____对齐,若有偏差,必须校正;要明确弹簧测力的_____和_____,被测力的大小_____超出测力计的量程;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_____。测量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_____。 【情景导入】 选出男女同学各一位上台拉这根弹簧,尝试一下拉弹簧的过程。 讨论与交流: 哪个同学对弹簧的拉力大?你是怎样判断拉力大小的? 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 根据弹簧的长度? 【合作探究】 一、怎样测量力的大小 人们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为什么能借助弹簧来显示力的大小呢?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越大,物体发生的形变越大,当用力拉弹簧时,弹簧伸长,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我们就可以用弹簧的伸长量间接表示力的大小。 实验测量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交流与合作: 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大小成什么关系? 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大小成什么关系? 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数据分析表明: 注意: 弹性限度:弹簧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最大限度。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物体不能完全复原。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注意:“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长度”的不同 弹簧的伸长量是测量时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差值;而弹簧的长度就是弹簧的测量长度。 这个规律是由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被称为胡克定律。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胡克定律制成的。 数学表达式为:F=k△l,式子中的k是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位N/m;△l为弹簧的伸长量(或长度变化量),单位是m。 活动1:认识弹簧测力计 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 分度值: ; 测量值: 。 0.2 N 1.4 N 0~5 N 例: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 2.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使用口诀:看量程、看分度、要校零;一顺拉、不摩擦、不猛拉;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 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2)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量程); (3)不要让指针与刻度盘摩擦; (4)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 1.使用前: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0”刻线(校零)、量程和分度值; (2)应先估测待测力的大小,一定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3)来回拉动几下弹簧,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2.测量时: 3.读数时: 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必须与刻度板垂直,记下数值和单位。 活动:测量一根头发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找几根不同的头发丝,同学们猜一猜每一根头发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是多少? 头发丝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手向下拉纸条,慢慢加大拉力,在头发丝断裂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将弹簧测力计校正好,用手拉测力计,感受1N、2N、5N的力各有多大。 课下同学们可以探究:测量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弹簧测力计错误的使用方法 不能倒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