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89997

第一课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 课件(共73张PPT) 赣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186987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八年级,美术,初中,美版,73张
  • cover
(课件网) 精美绝伦的传统 工艺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什么是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是一门主要以手工的方式制造生活用品和美华生活环境的传统艺术。 ◆青铜器、陶瓷、丝绸、玉器、金银器、景泰蓝等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性品种。 手工的方式 制造生活用品 美华生活环境 传统艺术 中国传统工艺的功能 实用性 审美性 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陶瓷器 青铜器 陶瓷器: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陶器:是黏土或陶土捏制后烧制而成的器具 瓷器:瓷土、高岭土等烧制而成的器具。并且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 最早的陶器 红陶 圆底罐 新石器时期 约15000年左右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 缺少美观性 绳纹 彩陶,是指以磁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而形成的。但由于窑不够密封,所以在橙红的底色上只呈现出黑、红颜色。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的主体之一。 ◆彩陶 实用性增强,美观性增强 彩陶罐俯视图 史前与近世观赏器物视线的差异 原始彩陶的装饰纹样为什么多位于器物上面部位? 鱼纹彩陶盆 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代表 黑陶蛋壳杯 出土于山东日照 现藏于山东博物馆 黑陶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 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中国五大名窑 分别为: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瓷器 瓷器 中国 china China ◆汝窑 汝窑为魁 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 ◆汝窑 似玉、非玉、而胜玉 ◆汝窑 ◆哥窑 ◆哥窑 金丝铁线 ◆钧窑 ◆钧窑 ◆钧窑 ◆钧窑 ◆钧窑 ◆定窑 ◆定窑 青花瓷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至明代更盛,成为明、清两代我国生产的主要瓷器产品。 这种瓷器是先在瓷坯上用钴料描绘纹饰,再上无色透明釉,所以它是属于“釉下彩”的一种。 烧成后釉色变青,纹饰清澈明丽、幽青宁静、永不褪色,这是青花瓷的主要特点。 ◆青花瓷 斗彩创烧于明朝成化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 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 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斗彩 青铜器一般指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物。开始于夏代,盛于商、周,到春秋中期以后仍有发展。 青铜器主要为实用器,包括工具、兵器、乐器、炊器、食器、酒器、水器、车马器等。也有一些用于统治阶级祭祀的青铜器,被称为“礼器”,其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最高。 ◆青铜器 作品概述:商代著名的青铜器,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是商王祖庚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青铜祭器。 作品内容(造型描述):高133.2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鼎身呈长方形、轮廓方直、口沿厚、有立耳、四足中空,鼎身四面中央无纹饰,其余各处皆有纹饰。 艺术特色(分析/解释/技法):用范铸法铸成,鼎身四周铸有饕鬄纹和盘龙纹,烘托出整个鼎庄严、神圣、凝重和肃穆之感。耳廓上有两条鱼纹,足上铸有禅纹,线条清晰,后母戊方鼎因器腹内壁铸铭文“后母戊”而得名。艺术特色造型凝重结实、厚重典雅,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评价(地位、价值):代表着商代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后母戊方鼎 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造型雄奇,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