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课时练习 一、多选题 1.铜在空气中因“生锈”变铜绿,铜绿受热时的反应为 Cu2(OH)2CO32x+H2O+CO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是 Cu(OH)2 B.铜生锈是缓慢氧化,在反应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 C.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D.铜绿分解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差为生成 CO2的质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会加快钢铁的锈蚀 B.生铁能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 D.多数合金的硬度低于组成它们的成分金属的硬度 3.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1min后温度计读数上升,8min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锥形瓶内空气(含导管内空气6.0mL) 烧杯内水 烧杯内剩余水 246.0mL 100.0mL 51.5mL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升温说明铁的锈蚀伴随着放热 B.氯化钠能加快铁的锈蚀是催化剂 C.如果1min后很快打开会使得进入的水偏多 D.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7% 4.超疏水性仿生材料对水的作用与荷叶相似,水滴在其表面不易附着。将玻璃放在蜡烛火焰上灼烧,表面会沉积一层黑色物质,该方法可获得一种能用于手机触屏的超疏水性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物质是由石蜡蒸气冷凝而成 B.黑色物质是由石蜡不完全燃烧产生 C.黑色物质不能与O2发生燃烧反应 D.铁质输水管内壁若采用超疏水性材料能防锈蚀 5.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焦炭、空气、石灰石,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得的生铁是纯净物 B.②中焦炭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 C.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其年产量的20%~40%,铁制品在干燥的环境中锈蚀的更快 二、选择题 6.易拉罐应丢入贴有下列何种标志的垃圾箱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其他垃圾 D.有害垃圾 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蜡烛燃烧 C.食物腐败 D.酿酒、酿醋 8.正确的实验设计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证明碳能和氧化铜反应 C.排水法收集氧气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9.“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投放废旧电池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A. B. C. D. 10.对比法是科学研究常用方法之一。下列对比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对比人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B.探究铁钉生锈条件 C.探究燃烧得条件 D.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证明CO2能与H2O反应 C.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A.A B.B C.C D.D 12.正确对垃圾分类是每位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喝完凉茶的铝制易拉罐应投放的垃圾箱为 A.可回收垃圾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13.下列生活中做法正确的是 A.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先用油布擦再用干布擦 B.不能用钢丝刷擦洗铝制品 C.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图书着火 D.燃气炉灶火焰出现黄色时调小进风口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按体积计算大约为21% B.淘米水、洗衣水等“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生活用水 C.从资源、环境、经济、安全方面综合考虑,家用燃料一般使用化石燃料中的天然气 D.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是保护金属的有效途径之一 15.如图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和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活塞,一周之后,观察现象,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a管中的铁钉不生锈 B.b管中的铁钉不生锈 C.一周后L端比R端液面高 D.把水换成食盐水,铁生锈会更快 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