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94373

16 《两小儿辩日》课件(34张PPT)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962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两小儿辩日,课件,3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6 两小儿辩日 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它充满了好奇。借助注释阅读课文,了解大意,看看“两小儿”围绕太阳展开了怎样的辩论。 列御寇,亦称“圄(yǔ)寇”“圉(yǔ)寇”“列子”。相传为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吕氏春秋·不二》谓:“子列子贵虚。”“虚”即虚静、无为。西汉刘向《列子序》谓“其学本于黄帝老子”。被道家尊为前辈。 人物简介 《列子》:中国道家典籍之一,相传为战国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由晋人张湛编成。《列子》内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以不生不化为根本。 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由于《汤问》篇中的故事多以问答方式呈现,有学者将其比作古时的《十万个为什么》。除课文外,一些我们熟悉的寓言,如“造父学御”“扁鹊换心”“纪昌学射”“愚公移山”等,皆出于此篇。 资料背景 文体知识 语言 篇幅 目的 手法 结构 寓言 用故事说理 夸张、拟人等 精炼 短小 故事+寓意 字词句式 孰为汝多知乎 ◆通假字 · “为”同“谓”,认为;“知”同“智”,智慧 ·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今异义 古义:距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2.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热水、开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3.孔子不能决也 古义:分辨,判断。 今义:决定。 · · · ◆一词多义 其 问其故(代词,他们) 其一人专心致志(代词,其中的) · · 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动词,是) 孰为汝多知乎(动词,同“谓”,认为) · · ◆词类活用 孔子东游 · 名词作状语,到东方 ◆文言句式 省略句:及其日中如探汤 “探”前省略“手”,“探”后省略介词“于”,正常语序为“及其日中如手探于汤”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yú shú rǔ 初读时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试着通过上下文推测它们的意思,然后查阅工具书,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品读课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争辩,争论。 句意: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品读课文 两小儿辩日 主要人物 辩论与太阳有关的内容 游历。 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认为。 正午。 品读课文 距离。 句意: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到了正午时离人近。” 品读课文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到,到了。 盛物的器皿。古人也常在上面铸刻文字,用来记录功绩或勉励自己 句意: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样大,到了正午却像盘盂,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提高声调,读出反问语气。 品读课文 古代车上遮雨蔽日的篷,多为圆形。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 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气很热。汤,热水、开水。 句意: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清凉,到了正午(天气)(就热得)像把手伸到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