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95947

7.21.3《人类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表格式)(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675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7.21.3,八年级,生物,北师大,设计,作业
  • cover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1章《人类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 课题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课程标准分析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2.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材把人类作为生物世界的普通一员,同样也是从整个生物进化的角度来探讨人类起源和进化问题。因此,教材内容不仅注意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更加注意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联系,期望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概念: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是生物圈普通一员,并与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类人猿和人类的分化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自然选择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结果。 3.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初一生物学习,学生已经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具有了植物学、动物以及微生物等知识的储备。初二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待新事物有独特的视角,所以在课堂设计中宜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到学生思维和兴趣的教学切入点,以兴趣来促学习。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归纳能力。但是,学生的总结水平有限,所以教师要适当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补充。 4. 学习目标叙写 (1)通过观察类人猿的图片,和人类进行比较,找出人类和类人猿在形态、生理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说出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2)通过观看视频《突变》,阅读“东非大裂谷的变化”及“乌龟壳上的符号”等资料,分析得出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的,认识到地球上的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应该和平共处。 (3)通过阅读教材P24-25,说出人类进化历程以及人种的分类。 5. 评价任务设计 (1)通过图片比较,描述人类和类人猿在形态、生理等方面的相似性。(检测目标1) (2)通过资料分析,概述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的历程。(检测目标2) (3)根据人类进化历程,判断出土化石所属进化阶段(检测目标3) 6.学习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通过活动认识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指向目标1)教师活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讲述:达尔文认为环境的改变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增加,按达尔文的观点,人是为了适应环境产生的一个新物种,推测: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祖先。 类人猿的特点 展示类人猿的图片及资料介绍 过渡:达尔文为什么认为它们与人类有亲缘关系? 人和类人猿比较 请同学们观察图1:拇指和食指分开,能进行抓握。 请同学们观察图2:观察身体结构图,找到人类和类人猿相似度高。思考:人类下肢发达,类人猿前肢发达,为什么? 请同学们观察图3:人类和类人猿都能使用工具。 请同学们观察图4:类人猿和人类一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 观察表格,比较人和类人猿DNA分子组成的差异。 总结: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猿共祖。 学生活动1 1、思考 最早的人从哪里来的? 2、观察图片并阅读类人猿资料介绍 分组查阅分析人类和类人猿图片、资料。从外部形态、身体结构、行为表现、面部表情等方面比较二者的异同,再从分子生物学证据上进行比较加以证明。 活动意图说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出来。认识到人与动物有共同的祖先,应该和平共处。环节二:古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指向目标2)教师活动2 1、森林古猿 提出思考问题: 人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谁? 它们生活状况? 过渡:为什么森林古猿会变成今天的人类和类人猿? 2、古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 (1)请学生阅读资料: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南起莫桑比克,北达西亚的约旦河谷,全长6000多千米。当时地球上的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