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03031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10-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67565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文明,33张,课件,国家,早期
  • cover
(课件网) 1978 年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一个叫作小长梁的地方,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这是泥河湾首次发现史前遗物。2001 年,在泥河湾另一处考古遗址的发掘中有了意外地收获,在现场,泥河湾博物馆一具远古猛犸象骨骼化石出现在人们面前。 令人惊奇的是,这具化石除了保存有十分清晰的砍砸和刮削的痕迹外,一件大象肋骨附近的燧石刮削器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泥河湾一带出土了众多的打制石器和古动物化石,却没有发现一件百万年以上的古人类化石,我们的祖先在哪里呢?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壹 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石器。 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打制 磨制 (一)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前) 代表: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 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人 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 生产工具:打制石器 生产方式:渔猎、采集 生活方式:群居、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已经学会用火 “母系氏族” (二)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万年~距今5000年前) 仰韶文化 陕西西安临潼 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陶器以砂质黑陶和泥质黑灰陶数量最多,陶器的制法虽然还在使用手制,但快轮拉坯的使用已很普遍,因此器物形体较为规整,胎体明显变薄。 黑陶与灰陶的烧造方法一样,均采用强还原气氛烧成。之所以会呈现黑色,是因为在烧成后期将窑停火封门,在窑顶孔上浇水,燃料中的碳素与蒸气结合渗入胎体即成黑色。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最为精致,其中有一种素面磨光的黑陶最具特色,其胎体薄而均匀,色泽黑亮,有的薄如蛋壳,故有“蛋壳黑陶”之美称。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时期 区域 文化遗存 主要考古发现 距今约7000-5000年前 黄河流域 仰韶文化 彩绘陶器 粟 大汶口文化 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 养蚕缫丝 水稻 距今约5000年前 黄河流域 龙山文化 黑陶 辽河流域 红山文化 玉器 祭坛和神庙 长江流域 良渚文化 玉器 祭坛和神庙 “父系氏族” 新石器时代晚期 结合图和表相关内容,分析遗址的分布和文明的拓展,概括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多元一体 中原核心 贰 早期国家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三皇五帝时期: 部落联盟 “禅让制” 尧、舜: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 陶寺遗址除城墙之外,具备了功能区划十分明确的宫城(宫殿区)、王族墓地(王陵区)、祭天(观象台)和祭地礼制建筑区、君权控制的仓储区(国库)、工官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普通居民区,甚至早期还有下层贵族居住区等,是中国史前考古发现的功能区划最为齐备的都城遗址。 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标准: 宫殿宗庙(必要条件) 大型城垣 王陵王墓 手工业作坊 王权的物化形式:都城 “国家形成的标志应修正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 公共权力的表现:强制机关出现(政府、军队、监狱等) 阶级分化的表现:社会分层(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陶寺遗址 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夏的建立: 禹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首领。 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国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中央设有机构与职官 直接统治+间接统治 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财产出现 出现贫富分化 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