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05848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第6课《采花》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31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6课,采花,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民歌,民歌的分类。 2、了解民族调式以及四川民歌风格。 3、了解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与节奏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旋律特点、进行节奏练习等方式学习歌曲,了解民歌风格 (2)通过准确的学唱,力求用歌声表达音乐情感。 (3)在简单的乐句创作中,了解并体会“鱼咬尾”这种民歌惯用创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感受四川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对四川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歌唱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近年来受到流行音乐及商业文化的冲击,已被大部分青少年忽略,民歌传承出现断层的现象。八年级的学生虽已具备了学习民歌的能力,但他们对民歌的了解相当有限,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近距离的接触、学习民歌对传承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好节奏、音准及相关音乐知识 2、能以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切分节奏及切分重音的巩固。 2、唱出四川民歌独有的风格特点 一、导入新课 欣赏两首好听的民歌,仔细聆听,并说出这两首歌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音乐片段一: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 音乐片段二: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设计意图:以两首熟悉的民歌,引出四川民歌《采花》,并激发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授 1、播放歌曲《采花》视频,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 2、再次聆听歌曲,并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 这是一首并置型三句体结构的歌曲。第一句回返式旋律委婉动人。第二句旋律开放,采用了一个大的弧型,感情起伏比较大,与第一句形成鲜明对比,具有不稳定的结构功能。第三句比较收拢,较稳定,欣喜的心情表现的比较内在隐约。 3、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轻声哼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三遍听赏,学生对歌曲由陌生到熟悉,对歌曲的情绪、速度、拍号等有了初步认识,为下面学唱做了很好的铺垫】 4、出示乐谱,找出乐谱中的节奏型———切分音,在熟悉了基本节奏型后,学生边打拍子边读出节奏。 5、视唱歌谱,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并找出歌曲的旋律特点。(只有1 2 3 5 6五个音符)属于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 6、加歌词演唱,了解歌词中十二月体的表现形式,并试着唱出歌曲明快的风格。 7、分组演唱后启发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打节拍,分组演唱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8、情感升华 (1)播放四川人文景观视频片段,引导学生了解四川音乐文化产生的基础。 (2)欣赏在《采花》原曲调基础上重新填上词改编的《盼红军》,让同学感受当时的人民群众对红军期盼的心情和对光明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3)尝试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歌曲的旋律短小精悍,教学中先学唱曲谱,掌握主要节奏型,再加入歌词并引导学生从人文环境、音乐要素等方面分析歌曲渗透的精神,从而体会并唱出四川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通过模仿四川方言演唱歌曲,进一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三、活动与探究 1、以分组的形式表演歌曲,可适当加入打击乐。 2、分组创编歌词,看哪组更有创新意识。 四、小结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培养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民歌的热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