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 酸碱中和反应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推理和分析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水 B.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C.碱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盐酸可以除去水垢,食醋也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2.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能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下表列出的生活中部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生活中常见问题 解决方法 A 冰箱、汽车内有异味 放入活性炭 B 胃酸过多 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 C 油锅着火 放入水降温 D 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锈迹 放入稀盐酸中长时间浸泡 A.A B.B C.C D.D 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的反应一定都属于中和反应 D.通过化学变化,既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又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4.下图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时,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得混合溶液中pH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操作是将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Ba(OH)2 C.b点表示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由c点到d点变化过程中沉淀的质量没有增加 5.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b溶液变红 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d点溶液中较多的Ba2+、OH﹣、、H+ 二、选择题 6.下列叙述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石蜡熔化,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煤干馏,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钢铁生锈,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7.推理是理化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则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了力,则只要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组成不变 D.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8.某兴趣小组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甲包含乙、丙)。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甲 清洁能源 构成物质微粒 盐类 金属单质 乙、丙 氢气、石油 质子、中子 烧碱、纯碱 铜、汞 A.A B.B C.C D.D 9.如图1所示,将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实验过程中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头滴管中所取X溶液为盐酸 B.滴入amLX溶液时,烧杯中溶质有3种 C.溶液pH变化是因为H+和OH-发生化合反应 D.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能使测定的数据更精确 10.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D.b、d点对应溶液的pH: b>d 11.向滴有酚酞的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12.实验现象和对应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