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化学与农业生产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别硫酸铵和硫酸钠固体 分别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观察有无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 将固体加水,配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 D 验证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附着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2.下列中各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法 A 鉴别硝酸铵和磷矿粉 观察样品的颜色 B 除去硝酸亚铁中的硝酸锌 加入足量的铁粉后,过滤 C 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入水后,观察温度的变化 D 除去氧化钾中的氯酸钾固体 加入二氧化锰后,加热 A.A B.B C.C D.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D.为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应该施用氮肥 4.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黄铜片(铜锌合金)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有刻痕 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 B 分别在放有少量锌片、铜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没有气泡产生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 在镁条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无白色沉淀 氯化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D 取硝酸钠固体少量,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未能闻到气味 氮肥与碱作用都无氨气放出 A.A B.B C.C D.D 5.“”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说: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大 B.乙同学说:NaHCO3不是纯碱 C.丙同学说:析出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氯化铵和氯化钠 D.丁同学说:从该反应可以获得氮肥 二、选择题 6.化学肥料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KNO3 是复合肥料 B.残留农药可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中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7.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治理胃酸过多 B.氧化钙:做干燥剂 C.碳酸氢铵:做氮肥 D.稀盐酸:除铁锈 8.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催化净化汽车尾气能提高空气质量 B.为减少酸雨,应践行低碳生活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完善石油勘探技术,尽可能多地开发使用石油资源 9.某同学进行市场调查时发现农资公司出售的化肥有CO(NH2)2、Ca3(PO4)2、K2SO4等,其中缺少的化肥种类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10.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 B.用细沙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C.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D.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1.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徐州,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研制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B.开发新能源,少用化石燃料 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大量施用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12.公园里的植物出现叶子发黄、倒伏现象,应该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A.KNO3 B.KCl C.CO(NH2)2 D.NH4H2PO4 13.化学肥料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农作物和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农作物高产,应大量施用化肥 B.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C.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