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43321

3.2禽类原料2 课件(共84张PPT)- 《烹饪原料学》同步教学(旅游教育出版社)

日期:2025-05-16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229877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育,旅游,教学,同步,烹饪原料学,禽类
  • cover
(课件网) 一. 禽类原料的主要种类及烹饪运用 (一)家禽 1. 鸡 (1)品种及肉质特点 鸡的种类很多,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肉用鸡、蛋用鸡、肉蛋兼用鸡、药食兼用鸡四类。 芦花鸡 来航鸡 白毛乌鸡 黑毛乌鸡 水盆鸡 水盆乌鸡 肉质特点: 质地细嫩而柔软;肌肉组织中蛋白质及谷氨酸等多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较高,故具有浓厚的鲜味;肌间脂肪较多,且熔点低,加热后分解成含特殊香味的挥发性脂肪酸,故香味浓郁。 (2)烹饪运用特点 ①整只鸡一般用于制汤、炖、烤、炸等菜式。如白果炖鸡、清炖鸡汤、叫化鸡、酥炸全鸡、香烤仔鸡。 ②分档取料后,根据部位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烹调方法。 2. 鸭 (1)品种及肉质特点 根据用途的不同,鸭有肉用鸭(麻鸭、北京鸭、瘤头鸭、番鸭)、蛋用鸭(金定鸭、绍鸭)和肉蛋兼用鸭(高邮鸭)三类。 麻 鸭 北 京 鸭 肉质特点: 肉质仅次于鸡肉;略有腥膻气味。因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沉积较多,故鸭肉带有浓厚的鲜香味。 (2)烹饪运用特点 鸭的使用方法与鸡基本相同,一般以突出其肥嫩、鲜香的特点为主,代表菜式如虫草鸭子、海带炖老鸭、豆渣鸭脯、北京烤鸭、干菜肥鸭、葫芦鸭等。此外,鸭还参与高级汤料的调制,如熬制奶汤,其提鲜增香的作用十分明显。 3. 鹅 (1)品种和肉质特点 按体型可分为大型鹅(狮头鹅)、中型鹅(溆浦鹅、象山白鹅)和小型鹅(中国鹅、太湖鹅);按用途分为肉用鹅(浙江白鹅)、蛋用鹅以及肉蛋两用鹅等。 狮 头 鹅 白 鹅 肉质特点: 与鸡、鸭相比,鹅的肉质稍粗,且有腥味;与家畜相比,结谛组织少,肉纤维较细,故硬度较低;肉中的水解氨基酸较多,鲜味浓郁。 (2)鹅的应用 由于鹅肉的风味鲜美,但质地大多比较粗糙,且腥味较重。烹调时,常采用蒸、烧、烤、焖、炖等烹调方法整只或斩件烹制,如黄焖仔鹅、挂炉烤鹅、广东烧鹅、荷叶粉蒸鹅、花椒鹅块等。调味多重味。 4. 鹌鹑 鹌鹑是鸡形目中最小的一种禽类,体形近似鸡雏。 肌纤维纤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中医认为其肉味甘、温平、益气,具有补五脏的功效。 烹调方法很多,煎、炒、炸、炖、烤均可。因体形较小,多整只入馔。还常加工制作成腌腊制品。 鹌 鹑 5. 家鸽 为鸟纲鸠鹑科家禽。烹饪中主要使用4周龄左右专门供食用的乳鸽品种。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如世界著名的肉鸽品种王鸽 。 鸽子常整只入烹,以烧、烤、炖等居多。由于鸽血被视为较好的营养物,所以多采用溺死的方法宰杀鸽子。 肉用鸽 (二)野禽 1. 家禽与野禽的肉质特点比较 野禽的组织结构与家禽相似,但飞翔能力强。远距离飞行的野禽,胸肌发达,红肌含量相对较多,皮肤活动量大,易从肉体上剥离;不善飞翔的野禽,白肌含量相对较多,肉质细嫩色白。 2. 野禽类原料举例 (1)竹鸡 又称为竹鹧鸪。肉味极鲜美,为野味珍品。适宜于炒、蒸、炸、烧等多种烹调方法,代表菜式如炒竹鸡、麻辣竹鸡、清蒸竹鸡等。 灰胸竹鸡 (2)野鸭 又称为凫、水鸭等。肉鲜、多脂、质地细嫩,适合于炖、烧、焖、炒、爆、蒸等多种烹调方法。代表菜式如红烧野鸭、双黄野鸭片、扒酱肉野鸭等。野鸭有一定腥味,烹调时应予以去除。 野 鸭 太湖野鸭 此外,可供食用的野禽还有斑鸠、黄胸鹀、石鸡、秧鸡、鹧鸪等。 竹 颈 斑 鸠 黄 胸 鹀 鹧 鸪 榛 鸡 二. 禽类副产品的组织结构和烹饪运用 (一)肌胃 1. 禽胃的构成 由两个部分构成即腺胃和肌胃。 腺胃具有丰富的消化腺以消化食物,肌胃是烹饪中应用较多的部位。特点为: 肌层非常发达,由环行的平滑肌纤维构成。 因肌纤维中富含肌红蛋白,故肌胃肉质坚实而呈暗红色。 在食用谷类、坚硬果实以及杂食性的鸟类的肌胃内面多覆有一层角质衬里,囊内贮有吞入的砂石用以磨碎食物。而肉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