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八年级 讲课题目:古诗苑漫步 章节名称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学时 一学时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神韵、理解积累更多的诗词,并通过合作,感受创造过程中的喜悦。 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声情并茂诵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分门别类辑古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本节课训练的语文能力有:学习朗诵、点评、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培养合作互助精神;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力。 学习重点 通过此次综合性学习,理解和积累更多古诗词;培养合作精神,感受创造过程中的喜悦。 学习难点 初步掌握阅读理解和鉴赏古诗的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掌握的古诗词已有不少,但由于学习任务的加重,需要记背的科目内容不断增多,学生对已会的古诗词有所遗忘,而且因为不是当前的学习任务,所以学生们对积累、品析诗词的兴趣不高,没有意识到积累诗词对于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性。因此,本节课从一段诗词朗诵入手,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从欣赏、朗诵、点评、品析、整理、编辑等方面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学习目标 1.通过诵古诗、品古诗、辑古诗系列活动,感受中华古典诗词的风貌和神韵。 2.通过此次综合性学习,理解和积累更多古诗词;培养合作精神,感受创造过程中的喜悦。 3.初步掌握阅读理解和鉴赏古诗的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小组内练习声情并茂地朗诵。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工明确,合作交流。 明确《木兰诗》的五个场景:第一二段为第一场景;第三段为第二场景;第四段为第三场景;第五段为第四场景;第六、七段为第五场景。 学习策略 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思维导图辅助法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春有“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夏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有“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冬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句千古绝唱就像是耀眼的明星,点亮我们诗词智慧的夜空。今天,就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去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说一说古诗词对自己的影响。 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环节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活动一 声情并茂诵古诗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诗词朗诵———《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播放音频)。 总结一下诗歌朗诵的方法及要求: 1.校正字音、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2.划分节奏、标出重音、把握语调。 3.酝酿情绪、口齿清晰、仪态大方。 诗歌朗诵要以准确地理解为前提,才能真正领悟诗歌的内涵,正确把握节奏和语调。 点评时可以从读音、节奏、语调、情感表现、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入手。 课前我们布置了任务:请同学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小组内练习声情并茂地朗诵,并派代表展示。 现在就请各小组依次展示,同学们做好点评。 古诗除了可以朗诵外,还可以唱。 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 请同学们欣赏王菲演唱的歌曲《但愿人长久》。 小组内练习声情并茂地朗诵,讨论诗歌朗诵的方法,并派代表展示。 倾听别人的朗诵,从读音、节奏、语调、情感表现的方面互相点评。 通过划分诗歌朗读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律,培养点评的能力,从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活动二 别出心裁品古诗 1.画诗: 老师这里有四幅图画,同学们来猜一猜画的分别是哪首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