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金属 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 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不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2.下列归类不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 清洁能源 风能、氢能、太阳能 B 常见合金 黄铜、硬铝、不锈钢 C 环境问题 酸雨、温室效应、PM2.5超标 D 复合肥料 、、 A.A B.B C.C D.D 3.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A.铝条与稀盐酸混合后有大量气泡产生:Al+2HCl=2AlCl2+H2↑ B.将硝酸银溶液加入到稀盐酸中有白色沉淀产生:HCl+AgNO3=HNO3+AgCl↓ C.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H2O D.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混合后,溶液变成蓝色:CuO+H2SO4=CuSO4+H2↑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硫酸钡和氯化钠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B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入足量的碳酸钙,过滤 C 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鉴别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 不用其它试剂,将四种溶液分别取样,两两相互混合,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烷燃烧 B.用铁片和硝酸银溶液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C.在高温条件下与C反应: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6.一定质量的镁、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镁比铁快 C.t2时,参加反应镁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镁、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7.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高锰酸钾、钛合金、石灰石 B.干冰、液态氧、空气 C.金刚石、氮气、冰水共存物 D.水银、熟石灰、不锈钢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紫红色固体变为黑色,试管中出现无色液滴 B.碳在空气中燃烧:黑色固体燃烧,发红光,放热 C.硫在氧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燃烧,发出明亮的淡蓝色火焰 D.铁和硫酸铜溶液: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紫红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9.博罗县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以来,不仅改善了生活环境,也增加了资源利用率。下列标识中,旧报纸应投放到 A.B. C. D.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 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二氧化锰可做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可做一切反应的催化剂 D.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和,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和 11.下列变化前后的数据关系符合a<b的是( ) A.一瓶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b% B.一瓶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b% C.酒精和水混合前的体积之和为amL,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bmL D.一根光亮的铁钉质量为ag,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质量为bg 二、填空与简答 12.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请你写出除去铁粉的三种方法。(不用写实验过程) (1) 。 (2) 。 (3) 。 13.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生铁片与纯铁片相互刻画时,纯铁片表面可留下划痕,说明 的硬度大; (2)6.5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理论上可制得氢气的质量 为 g. (3)使用下列各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