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昼夜与四季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昼夜交替变化是( )的缘故。 A.地球绕太阳转 B.太阳绕地球转 C.地球自转 2.《二十四节气歌》中有一句“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第二个“夏”指( )。 A.立夏 B.夏至 C.夏天 3.如图是模拟地球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请根据图画完成下列题目。图中a、b、c三个区域,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 A.a B.b C.c 4.一天是24小时时长,这个现象与( )有关。 A.地球自转周期 B.月球绕地周期 C.地球公转周期 5.下列现象中,( )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A.昼夜交替 B.月亮每天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6.上海在我国的东面,成都在我国的西面,武汉位于这两个城市之间。你认为哪一个城市先看到日出( )。 A.上海 B.成都 C.武汉 7.在四季的形成中,太阳的直射点所照射的半球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8.实验中,如果将地球仪的地轴垂直于桌面摆放而不倾斜,那么在模拟地球运动时,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是( )。 A.昼夜交替 B.四季交替 C.北半球同个位置同一时间杆影长度变化 9.下面属于秋季的节气是( )。 A.小暑 B.雨水 C.白露 10.节气的应用非常广泛,节气的制定主要依据是( )。 A.月球绕地球公转情况 B.地球绕地轴自转 C.地球绕太阳公转情况 11.会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是( )。 A.热带 B.温带 C.北极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是太阳系里的一颗恒星 B.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C.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公转 二、填空题 13.地球背对太阳的一侧没有光照,这里是 。 14.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一半是 ,没有被阳光照亮的一半是 。 15.北京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先迎来日出的是 ,这是因为地球的 是围绕地轴,按照 方向进行的。 16.地球围绕 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地球围绕 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为 。 17.白天超过24小时的现象叫做 ,黑夜超过24小时的现象叫做 。 18.随着太阳东升西落,我们迎来白天和夜晚,看到周而复始的 现象。 19. 是我们的祖先根据昼夜的长短、正午的影长等变化,在一年当中定出的24个时间点。 20.地球公转和 ,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气温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 。 三、判断题 21.“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节气到立夏,就把小苗挖”……这些谚语对于我国农事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22.物体的温度与接受太阳照射的角度没有关系。( ) 23.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一年。( ) 24.早上的气温较低,影子较短;中午气温较高,影子较长。( ) 25.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整整的24小时。( ) 四、简答题 26.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 27.夏季来了,在二十四节气歌中“夏满芒夏暑相连”包含哪几个节气? 28.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29.枣阳市四季分明,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说一说这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 1.C 【详解】地球是由西向东自转的。从北极方向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方向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本身不发光,导致昼夜的产生,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 2.B 【详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有一句“夏满芒夏暑相连”,其中两个“夏”,第一个“夏”指立夏,第二个“夏”指夏至。 3.C 【详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