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明朝的对外关系 云帆万里 和声嘹亮 一、郑和下西洋 01 朕承鸿基……恒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海波不兴天下平,于千万世扬休声(赞美声)…… ———南京《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 (明成祖亲自撰文) 阅读史料,结合课本,说说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哪些? ①扬国威: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②示富强:示中国富强 ③换奇珍: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明成祖 建文帝 真的好想你! 一、郑和下西洋 ④宣教化:宣扬中华文明 ⑤海波平:(使)海疆安宁 (此处暂停2分钟) 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抵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海洋之状,变态无时,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 ———娄东刘家港天妃宫《通番事迹之记碑》 (郑和所立) 阅读史料,你能够提炼出郑和下西洋的哪些信息? 出发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出发地: 到达国家: 距离: 行驶状态: 一、郑和下西洋 永乐初(1405年) 7次 数万人 百余艘 太仓 30余国 10万余里 海上危险但行驶很快 最远到哪? 为何能到那么远? 何为“西洋”? 红海沿岸 指南针、航海图、多种通信手段、海船先进、 严整的编队、战船护航、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等 非洲东海岸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铜像(太仓郑和公园) 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③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阅读课本,说说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有哪些? 南京宝船厂遗址 一、郑和下西洋 长颈鹿 日语发音 キリン kirin 韩语发音 gilin ①物品交流,互通有无 送什么宝? 取什么宝? 一、郑和下西洋 《青花缠枝花卉菱花口盘》(现藏于太仓博物馆) 明初青花瓷器用料是 郑和下西洋期间从海外带回的 苏麻离青 明代青花瓷进入 鼎盛期 一、郑和下西洋 [明] 倪端 《捕鱼图》 印度科钦岛上的 “中国渔网” ②技术交流,惠及中外 一、郑和下西洋 请尝试翻译 溜山(马尔代夫):“人皆巢居穴处,不识米谷…… 不解穿衣,以树叶遮其前后。” ———[明]马欢《瀛涯胜览》 占城(越南):“其国无纸笔之具,但将羊皮搥薄熏黑, 削细竹为笔,蘸白灰书字。” ———[明]费信《星槎胜览》 爪哇(印度尼西亚):“国人坐卧无床凳,饮食无匙箸…… 凡鱼虾、蛇蚓、蛆虫等物,以火燎过即啖之。” ———[明]巩珍《西洋番国志》 一、郑和下西洋 (此处暂停2分钟) 峇峇(bābā)娘惹文化 ③文化交流,四海承风 一、郑和下西洋 这不是“我赢你输”的历史, 而是“我赢你也赢”的历史。 ———英国历史学家 萨姆·威利斯 (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一、郑和下西洋 海波不兴天下平,于千万世 扬休声(赞美声)…… 明成祖 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威镇海疆 光耀千秋 二、戚继光抗倭 02 (尤其东南沿海地区) 无地无倭船, 无地无倭窟。 ———台州戚继光纪念馆 倭寇? 为何倭患如此严重?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倭患如此严重的原因: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无恶不作。 二、戚继光抗倭 官庾民舍焚劫,驱掠少壮,发掘冢墓。束婴孩竿上,沃以沸汤,视其啼号,拍手笑乐。得孕妇卜度男女,刳视中否为胜负饮酒,积骸如陵。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 《倭寇图卷》(局部)的倭寇形象 《抗倭图卷》(局部)的明军形象 二、戚继光抗倭 请尝试翻译 (此处暂停2分钟) 戚继光 ①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