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14043

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67493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课,短文两篇,课件,4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2024/3/30 1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短文两篇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2024/3/30 2 目 录 01 学习背景 02 新课导入 03 课堂检测 04 拓展延伸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2024/3/30 3 第壹部分 学习背景 1.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和精彩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和观点。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式、方法,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重难点) 3.领悟文中的读书方法,培养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习目标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2024/3/30 5 第贰部分 课文解读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短文两篇》的另一篇文章《不求甚解》,看看马南邨对“不求甚解”有什么新解。 新知导入 马南邨(1912—1966),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作者简介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20世纪60年代初,马南邨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文从读书治学、科学研究、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对青年的学习给予指导。在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文字里,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是马南邨针对有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 创作背景 议论文知识 1.论证的方式:立论和驳论。 2.什么是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明自己的主张。 3.批驳的方法: (1)直接批驳 ①驳论点:抓住对方论点中的错误直接批驳。 ②驳论据:指出对方论据中的虚伪、错误。 ③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 (2)间接批驳———驳立结合 4.一般论证思路 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即摆出对方的论点(树靶),然后针对对方的论点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射靶)。 反驳对方的论点,从论据和论证方法上找问题。 反驳对方的论点,要注重分析,把理讲透,使人信服,不能扣大帽子。 学习字词 shèn 不求甚解( ) 狂妄自大( ) 咬文嚼字( ) 王粲( ) 豁然贯通( ) 死抠( ) wànɡ jiáo càn huò kōu 理解词义 不求甚解: 咬文嚼字: 因小失大: 原指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狂妄自大: 要诀: 指一下子弄懂了某个道理。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 读书有好处。 重要的诀窍。 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整体感知 1.找出文章的论点。 2.梳理出作者的论证过程。 3.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划分层次 本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 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8) 第三部分(9) 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