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六年级下册 课时练 7.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 课堂回顾 水、食物、空气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变化 基础训练 1.判断题。 (1)燕子低飞与下雨前气压低有关。( ) (2)随着温度的降低,大雁和青蛙分别有迁徙和冬眠的习性。( ) (3)在寒冷的冬季,动物撞开雪层寻找食物时容易受伤,甚至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 (4)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猛犸象的灭绝是环境的突然变化造成的。( ) (5)拦河筑坝修建的水电站往往会阻断、破坏鱼类自由迁徙的洄游通道。( ) (6)当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发生变化时,植物生长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7)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但动物的数量不会影响环境。( ) 2.选择题。 (1)北极熊的栖息地减少主要是因为( )。 A.城市扩张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全球变暖 (2)(青岛期末真题)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可是大雨过后,我们经常能够在白天看到小区的水泥马路上出现蚯蚓。从这个现象出发,以下推测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 A.大雨过后土壤中水分太多,缺少空气,蚯蚓钻出地面是为了呼吸 B.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但也喜欢去明亮、干燥的地方 C.有的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也有的蚯蚓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3)动物和人类会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刺激作出反应,这是生物( )的结果。 A.影响环境 B.适应环境 C.改变环境 (4)下列措施,不能很好地保护动物的是( )。 A.为丹顶鹤建立自然保护区 B.为了避免动物在冬天找不到食物而饿死,我们应该一到冬天就给它们投食 C.发现迁徙途中“掉队”的小动物时,我们应该主动告诉有关部门,不能私自干预 素养提升 3.材料分析题。 极地狐和沙漠狐 如图所示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只是生活在非洲的沙漠中的沙漠狐。 A B (1)上图中,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_____。 (2)A狐耳朵较大,由此可推测,它生活在_____的环境里。 (3)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同一种生物,愈 冷的地方,个体就愈_____,身体就愈接近_____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_____。 (4)唐代诗人李商隐在《霜月》这首诗中描述道:“初闻征雁已无蝉”,意思是说刚刚听见南飞大雁的叫声,就已经看不到蝉的踪迹了。大雁南飞和蝉的销声匿迹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_____ 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身体中长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区分各类脊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们控制体温的方式。鸟类和哺乳动物有恒定的体温,通常比周围气温高一些,属于恒温动物;而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体温都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接近,属于变温动物。 变温动物体内产生的内热很少,因而它们的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恒温动物能控制自身产生的内热,从而控制并调整体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恒温动物的体温保持不变。恒温动物为了保持体温恒定,也具有一些适应性结构,如毛皮、羽毛及汗腺等。毛发和羽毛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为恒温动物保暖;另外,在炎热的夏天,动物汗腺可以分泌汗液,使动物体内的热量得以散发,以保持正常的体温。由于恒温动物能保持体温恒定,因此它们的活动范围更为广阔,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 (5)写出几种常见的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名称(各四种)。 变温动物:_____ 恒温动物:_____ (6)哺乳动物保持体温恒定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举两例) _____ (7)炎热的夏天狗总是把它的舌 头伸出来,它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1)√ (2)√ (3)√ (4)√ (5)√ (6)√ (7)× 2.(1)C (2)A (3)B (4)B [素养提升] 3.(1)B (2)炎热 (3)大圆小 (4)主要与温度有关。秋天气温降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