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69104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学习用品中的科学》单元备课(表格式)

日期:2025-04-0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42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人教,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 cover
单元(整体)备课 第四单元 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要研究弹力、摩擦力、浮力这些常见的力。在二年级上学期《推和拉》单元,学生已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在二年级上学期《制作小船》单元,学生对船形状的物体能浮于水中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本单元学生将在二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第一,通过实验研究有些物体具有弹性,可以产生弹力;第二,体会摩擦力的作用,通过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三,通过对比实验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感受浮力的作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从生活经验圈看,它们都是以学习用品为线索展开的探究活动;从科学知识角度看,都是以“力”为研究主题。课与课之间属于并列关系,各课研究的力都有相同点,即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产生的力。 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学习内容: 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内容要求: 3.1.①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都是直接 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学业要求: 能说明有些力是通过接触物体施加的,有些力是不直接接触物体施 加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内容分析 本单元共设计了三课,分别是:第12课、第13课和第14课 第12课是《笔芯为什么能够伸缩》。圆珠笔是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圆珠笔为了方便使用,在按压时笔芯可以伸缩。学习中,学生只是使用圆珠笔,一般很少去研究与圆珠笔有关的科学问题。本课选取圆珠笔的笔芯这一学生熟知的事物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引导学生注重从身边事物人手开展科学探究。通过把圆珠笔拆开观察和分析,了解笔芯的伸缩与弹簧有关,从而展开对弹簧的深入研究,体验并认识什么是弹力、什么是弹性,知道一些物体有弹性,了解弹性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13课是《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有些圆珠笔的笔杆上有一截橡胶套,它有什么作用 以这个问题引入对摩擦力的研究,学生通过比较有橡胶套和无橡胶的笔在桌面上滑动情况的不同,认识什么是摩擦力。通过摩擦表面程度不同的面和用不同的力擦拭黑板,体验摩擦力的大小。根据这些体验,让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最后,了解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一些方法。 第14课是《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橡皮泥作为常用的学习用品,它具有易变形的特点因而可以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和模型。但是,学生很少把它放到水里进行研究。本课选用橡皮泥作为材料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就是利用了学生对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太了解的这一特点来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课文开门见山,从“把橡皮泥放入水中,它是沉还是浮 ”这个问题入手,展开探究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知道沉浮现象,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进而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秘密后,让学生感受浮力,了解浮力的特点。最后,拓展到研究物体在其他液体所受的浮力问题,并举行一个挑战活动———把沉在水中的鸡蛋浮起来。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弹力、浮力、摩擦力都有一定的生活感受,对于明确的概念及其规律没有更深入的研究。 本单元的内容研究对于学生而言相对较难,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对学生都有难度。实验操作的精准度也要求较高。 各种力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虽有一定感受,没有真正关注过,更没有用力学规律去解释、分析过。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念 1.知道有些物体有弹性,当它们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知道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制成的。 2.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受到的压力等因素有关。 3.知道浮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大小有关,浸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是沉还是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