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90454

3.3《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8120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教案
    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教学重难点】 1、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刚才所播放的歌曲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在前奏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战争前的鼓角争鸣,这样的歌曲我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是个乱世。但乱世容易产生英雄,也因此就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可以让后来人来品评。那么,你最欣赏谁?苏轼又最欣赏谁呢? 苏轼在游黄州赤壁时写下了一首千古传唱的诗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来共同学习。 二、新课讲授 1、文学常识 (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又称为“诗余”。 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2)风格分类: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代表人物 2、播放音频,疏通生字词 3、知人论世 苏轼(1037-1101)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都在宦海沉浮。 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开创了词的豪迈之风。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4、写作背景———乌台诗案 5、解题 (1)念奴娇———词牌名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 (2)赤壁怀古———题目 诗歌题目是对诗词内容和思想的概括。“赤壁怀古”,“古”在这里指的是古迹。怀古指的是通过怀念古代的人和事来抒发诗人之情。赤壁:曹操和孙刘大军赤壁之战的地方。 6、整体感知 思考: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写景 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咏史 抒情 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过渡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三、赏析内容 1、上阕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①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英雄人物。 ②分析:大江:空间———广阔 千古:时间———深远 意境宏阔、大气磅礴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①释义: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 ②思考:诗歌中的“赤壁”是赤壁之战的战场遗址吗? 明确:“人道是”,特意说明是“他们说是”,苏轼或许本来就知道这里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战场,借他人之口,绕过疑点,勾起人们对赤壁之战的回顾。 ③思考:可不可以修改为“三国周瑜赤壁”? 明确:“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同时称周郎也有尊敬、敬佩的意思。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①释义: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②赏析:从动词、形容词、修辞三个角度展开 动词 穿:山崖高峻,主动去刺穿天空 拍:惊涛力度之大 卷:波涛气势之大 动态感、力量感 形容词 乱:岩石山崖险怪、陡峭 惊:浪巨大,世人为之震惊,融进诗人主观感情 修辞 比喻、夸张:千堆雪———水色纯白、汹涌澎湃 拟人:拍———巨浪力度之大。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①释义: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②“江山如画”承接上文,总结了上阕赤壁雄奇壮美之景。过渡句使层次设计更分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