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2.3 用沉的材料造船》 教学设计 【核心概念】 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与要求】 13.2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5~6年级 ④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①沉的材料可以造船。②相同质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③船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④其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造船技术的发展。 2.科学思维:能以经验事实为基础,找到使橡皮泥和铝箔浮在水面的方法,制作出橡皮泥船和铝箔船。 3.探究实践:①探索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来承载一定重量。②经历“设计———制作———测试———分析———改进———再设计”的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③通过操作、阅读资料等形式来改进船的稳定性。 4.态度责任:①体会到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②从船的发展历程学习中,激发创造欲望。③感受到科学合计数紧密相连,他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设计与制作橡皮泥船和铝箔船的过程。 难点:对制作的橡皮泥船和铝箔船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教学思路】 顺着“浮的材料可以造船”的思路,人们自然也在思考“沉的材料可以造船吗”。本课借助学生熟悉的橡皮泥和铝箔两种沉的材料,通过设计与制作一艘可以承载一定重量的船,再次引导学生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的技术与工程的学习过程,感受科学与技术推动者人类文明的发展。 生活中,学生见到较多的就是钢铁早的轮船,因此对于沉的材料可以造船理解难度不大,但学生一般不会主动思考其中的原因,因此在“研讨”环节中用“我们用了什么方法,让橡皮泥和铝箔(稳定)漂浮在水面上”的提问,让学生尝试结合学习体验,回顾与总结,从方法层面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浮力增大的缘由。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小组:水槽、防水橡皮泥、铝箔、垫圈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提问: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吗? 2.预设:沉的材料可以造船,例如轮船、潜艇,都用到了钢铁。 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用沉的材料来造船,并测试它们的稳定性和载重量。[板书课题:用沉的材料造船] 二、探索: (一)用沉的材料造船 1.了解材料的沉浮情况。 ①出示橡皮泥、铝箔[铝箔跟钢铁一样都是金属,且铝箔小巧易得、便于操作],让学生猜测。 ②动图展示———橡皮泥、铝箔是沉的材料 2.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橡皮泥和铝箔纸漂起来? ①学生举手回答[必要时教师可出示船型橡皮泥图片作为提示]。 ②小组实验尝试[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尝试实验→交流小结]。 *③播放“制作铝箔船”的实验视频。 3.思考:为什么橡皮泥和铝箔做成船型后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体验活动:用手轻轻地把船向下压,有什么感觉? 小结:感受到一种竖直向上的力———浮力。把橡皮泥和铝箔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增大了,浮力也增大了使它们漂起来。 4.研讨:“1.我们用了什么方法,让橡皮泥和铝箔漂浮在水面上?” 小结:把橡皮泥和铝箔做成船型,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5.科学词汇:浮力[此过程视学生接受程度选择介绍,非重点] 浮力———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 (二)用沉的材料造船 1.实验:把船轻轻放入水中,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看它们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 2.播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