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12947

第10课《古诗三首》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618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0课,古诗三首,阅读,解题,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古诗三首》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一、对比阅读。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可以看出,《马诗》是一首边塞诗。 B.《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弯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景象,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C.《石灰吟》一诗中的“浑不怕”的意思是毫不惧怕,后两句诗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 D.《石灰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马诗》的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2.《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自比为 ,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 为吟咏对象,借以言志。 3.你还知道哪些托物言志的诗句?请先写出“物”,再写诗句。 事物: 诗句: 。 事物: 诗句: 。 二、课内阅读。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竹石》是清代画家 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 5.“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运用了 修辞手法,说明了 。下面对本句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夸张 竹子生长的位置非常险恶 B.拟人 青山上的岩石非常坚硬 C.夸张 竹子很有劲,能穿破石头 D.拟人 竹子紧紧扎根石缝中,顽强生长 6.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7.这首诗在赞颂竹子 的品格的同时,表达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 8.“岁寒三友”是: 、竹、 。 三、古诗赏析《白云泉》。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9.由“云自无心水自闲”中的“闲”字看不出泉水具有怎样的特点( ) A.从容奔流 B.自由奔泻 C.清澈见底 10.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的画面不可以用下列哪一个词形容( ) A.娴静雅致 B.逍遥惬意 C.从容自得 D.大气磅礴 11.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此时白居易政务十分繁忙,很不自由,面对白云泉水,不禁产生羡慕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A.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的思想。 B.反映了诗人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 C.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思想。 D.表达了诗人对能够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的渴望。 12.下列对本诗内容分析错误的是哪一项( ) A.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达坦荡淡泊的情怀。 B.此诗描绘了一幅线条明快简洁且充满生机活力的淡墨山水图。 C.句中连用两个“自”字,只为了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得其乐。 D.诗人十分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其中重点摹画了白云与泉水的神态。 13.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四、理解古诗《石灰吟》。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 14.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15.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浑: 。 清白: 。 16.“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意思是 ,“石灰吟”就是 的意思。 17.以下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18.前两句诗将“烈火焚烧”与“ ”进行对比,衬托了石灰的 ;后两句诗表面上是说 ,实际上是诗人表明自己 的心性。 19.在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