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17184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解读 素材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9次 大小:185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单元,统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
  • cover
第八单元 单元解读 【单元主题】 “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本单元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编排了《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三篇课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是智慧的闪现,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手指》一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和趣味盎然的语言,把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写得活灵活现;《童年的发现》则是以儿童视角描述“我”九岁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有趣过程,俏皮的语言和幽默的自我调侃令人忍俊不禁。 【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第一个阅读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不同体裁、不同作家的文章语言风格所带来的不同感受,体会语言表达的魅力。这一要素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梯度体现如下: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三上 第一单元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三下 第一单元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四上 第三单元 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 五下 第八单元 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通过上表不难发现,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四年级上册中语文要素为“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等语文要素,本单元再次聚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 围绕“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这一要素,课后题和学习提示在编排上各有侧重。例:21课《杨氏之子》可以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人物之间巧妙的对话,很明显本课是采用了“谐音”梗,让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22课《手指》一课主要借助“类比”的方式,体会语言的风趣。23课《童年的发现》课前导语,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熟悉文章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三篇课文内容和语言的风趣之处作梳理和总结。“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体会语句的表达特点并进行仿写,学习把事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事物来写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趣味性。 【识字写字训练要素】 会认25个生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9个词语。 【写作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与之前的看图写话相比,本次习作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不仅要把漫画的内容写清楚,更要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需要学生运用想象、联想,结合标题、内容、提示语等多角度欣赏和思考。在教材中,想象也是贯穿始终,梳理如下: 册序 单元 表达训练要素 一下 第七单元 展开想象,能选择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二上 第七单元 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二下 第四单元 看图发挥想象,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三下 第二单元 看图作文,把图画内容写清楚 五下 第八单元 看漫画,写出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六上 第一单元 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在习作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尊重其阅读感受。学生在表达从漫画中所获得的启示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表达启示,言之有理即可。尤其是新课标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把习作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简述事例时,也鼓励学生大胆举例,从身边或社会上的现象出发,勇于表达。 【教学重难点】 内容 教学目标 杨氏之子 1.会认25个生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文言文。借助注释了解文言文的意思,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3.默读课文,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