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心怀悲悯,追求正义 ———悲剧的魅力 戏剧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戏剧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知识 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 剧本的组成: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说明组成。 剧本的通称:脚本或演出本(台本)。 戏剧知识 戏剧知识 戏剧三要素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和斗争。 戏剧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而且随着剧情发展、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剧本中往往有一些舞台说明,如布景设计,人物服装、动作、表情和上下场等。 戏剧知识 矛盾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人物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戏剧知识 幕和场:一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一场,戏剧中较小的段落,每场表演故事的一个片断。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戏剧知识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在世界剧坛上中国古典戏剧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它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四种基本形式。 戏剧知识 元杂剧介绍 元杂剧: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它有自身的的特点和较严格的体制 ,并形成了韵散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戏剧知识 杂剧的结构形式通常是一本四折,之外可以加楔子。四折分别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四折一楔子 戏剧知识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杂四类。 末:男主角,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旦:女主角,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杂:是上述三种不能包括的杂角。例如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戏剧知识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分为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