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24705

【速记巧练】第二单元 地表形态的变化 单元知识+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445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知识,答案,检测,变化,速记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速记巧练)第二单元 地表形态的变化 复习学案(学生版) 1、流水对地表物质有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作用。地表长时间受到流水的作用,会形成不同的地形景观。 2、除了流水,海水、风力、冰川等自然力量也能对地表物质产生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3、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是常见的地表形态。 4、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等研究发现,地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5、按照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6、地震释放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得很远,还会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7、地球内部炽热的熔融状物质称为岩浆。由于地壳运动,受到压力等作用的岩浆向上寻找喷发口。当有的岩浆顺着地壳的薄弱处喷出时,就会形成壮观的火山喷发现象。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绘的风景是由于流水的( )作用而形成的。 A.风化 B.侵蚀 C.堆积 2.在老师的带领下,六年级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有趣的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但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受伤,使用护目镜加强防护。 B.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在洞口尽量加多了一点土豆泥。 C.因为水的流动性比番茄酱更好,可以用水来代替番茄酱作为实验材料。 3.将不同颜色的纸板叠放在一起代表岩石层,把纸板拿起,向中间挤压,地壳中的( )。 A.岩石层出现断裂 B.岩石层向下凹陷或向上凸起 C.岩石层向不同方向移动 4.河流中下游的平原,是由于流水的( )作用,由( )长期堆积形成。 A.侵蚀;泥沙 B.搬运;泥沙 C.侵蚀;岩石 5.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 )。 A.7千米 B.30千米 C.35千米 6.由于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了( )。 A.盆地 B.峡谷 C.三角洲 7.在我国广西、贵州有许多地下河,这是( )侵蚀的结果。 A.风力 B.冰川 C.水力 8.地质学家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中,不科学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 B.地震波 C.钻探 9.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 B.地球内部如同一个煮熟的鸡蛋。 C.地球内部结构中最外层是地幔。 10.下列关于地表形态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表形态并不是始终不变的 B.地球的内力作用是塑造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 C.风力侵蚀、火山喷发是地球的内力作用 11.火山喷发对人类只有坏处,没有益处。这句话( )。 A.正确 B.错误 C.无法判断 12.火山喷发带来的危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引发地震或海啸 B.形成硫礦等矿物 C.火山灰造成大气污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3.地球的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_____、_____、丘陵、_____等是最常见的地表形态。 14.地球的内部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处于内部最中心的部分是 ,处于中间层的是 。 15.地质学家根据 等信息,可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16.流水对地表物质有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7.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以 __的形式传播。 18.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即 、 和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9.地动仪是我国西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它可以验证地震的发生。( ) 20.雨量相同时,地表坡度越小,被流水冲刷走的泥沙越多,地表变化越大。( ) 21.地震、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运动引起的。( ) 22.火山喷发只会发生在陆地上。( ) 23.当地震发生时,住在高层建筑的人要尽快乘坐电梯撤离。( ) 五、实验探究题(20分) 24.探究火山成因 实验材料有: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等。 (1)其中土豆泥模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