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氓 离骚(节选) 部编版高中语文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1.积累古诗文重点词语和诗句,体会作品的思想情感。2.进一步研读两首诗歌,从体式、风格、手法等不同角度赏析作品,把握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3.联系已经学过的古诗词,结合自己生活中有关古诗词诵读的现象,探讨古典诗歌在当下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古典诗歌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 第1课时 学习任务一 理情节,品语言,析形象 【情境任务】 《诗经》和《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双峰并峙,一富写实精神,一带浪漫气息,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班级将举办以“探寻源头活水,体悟风骚魅力”为主题的诗评会,第一个阶段以《氓》为篙,向诗海的深处漫溯,感受古老的歌声。 第1课时学习任务一/活动1 活动1:品读文本,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氓》,归纳其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 诗歌讲述了一个女子由自由恋爱、明媒正嫁到最终被弃的故事。全文共六章,是按“恋爱———婚变———决绝”的思路进行叙述的。 第1课时学习任务一/活动1 活动1:品读文本,整体感知 (2)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概括女主人公的心情变化。 参考答案 女子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心情很复杂。①首先是丈夫殷勤地求婚、两人订下婚约,女子从中感觉到幸福、甜蜜。②然而婚后生活的贫苦、劳累,还有让人无法忍受的丈夫的变心,自己娘家人的嘲笑,使女子又伤心又难过,不由产生了怨愤之情。③最后怀着无比悔恨的心情与丈夫果断决绝。 第1课时学习任务一/活动1 活动2:揣摩语言,领悟诗意 (1)研读课文《氓》,诗中第五章六个“矣”字表达的情感不同,朗读的要求也不同,请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 相关句子 情感分析 朗读要求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倾诉苦水 “矣”字宜重而缓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① “矣”字语气加重,语调升高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由怨而恨 ②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爱情已去,亲情难再,女子的情感由恨转而为悲 朗读时“矣”字高重到了极点,可谓大放悲声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 “矣”字语气趋为平缓、低沉 第1课时学习任务一/活动2 活动2:揣摩语言,领悟诗意 (1)研读课文《氓》,诗中第五章六个“矣”字表达的情感不同,朗读的要求也不同,请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 相关句子 情感分析 朗读要求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倾诉苦水 “矣”字宜重而缓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①日复年复,怨情渐生 “矣”字语气加重,语调升高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由怨而恨 ②“矣”字语气更重,语调更高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爱情已去,亲情难再,女子的情感由恨转而为悲 朗读时“矣”字高重到了极点,可谓大放悲声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静心反思,感慨万千,情绪由激动转为平静 “矣”字语气趋为平缓、低沉 第1课时学习任务一/活动2 活动2:揣摩语言,领悟诗意 (2)在《氓》这首诗里,随着故事的发展,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称呼也在不断地变化,有“氓”“子”“尔”“士”等,试探究这些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之间的联系。 参考答案 ①“氓”,即“民”,这里指男主人公。女主人公初时称男子为“氓”,是因为双方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比较疏远。 ②“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当面称对方为“子”,显得客气、有礼节,这透露出女主人公对对方的认可和赞许。 ③“尔”,第二人称代词,女主人公直呼对方,是因为双方婚姻关系已定,感情更加亲近,这样称呼显得亲切自然。 ④“士”,也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女主人公在婚姻遭遇不幸后,用“士”来称呼丈夫,保持身份,讲究礼节,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也暗含了对丈夫的嘲讽。 第1课时学习任务一/活动2 活动3:品鉴手法,体悟形象 (1)举例分析诗歌《氓》中采用的比兴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