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38817

6《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对比阅读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8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对比,阅读,教学设计,高中
  • cover
《大堰河--我的保姆》与《再别康桥》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相似的情感,不同的表达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新诗不同流派的特点; 2.小组合作,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两首诗在情感、形式、韵律、意象、手法等方面的差异。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两首诗在情感、形式、韵律、意象、手法等方面的差异。 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探究,对比两首诗歌意象、手法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非常荣幸能有机会给大家上课,接下来我们一起徜徉于诗的世界,感受诗意人生。 二、文本研读 任务一:情感比较 预习检查 《大堰河———我的保姆》情感 ①对大堰河怀念痛悼之情、眷恋尊敬之情、讴歌赞美之情。②对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勤劳、宽厚、善良的崇高品格的赞美,③揭示贫苦农民世代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发出了对旧世界的有力控诉,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再别康桥》表达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问:诗歌如何来呈现这些情感? 任务二:流派迥异 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 主张: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把诗所体现的美学上的斗争与人的社会职责和战斗任务联系起来。 形式:自由体诗,追求诗的散文美。 自由诗体也叫自由诗,是指在诗歌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的较为自由的诗体。每一行诗的字数,每一节诗的划分,每一首诗的节奏和韵律都没有固定的格式。它一般是根据作者的内在情感的起伏变化安排诗歌意象和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 新月诗派 代表人物: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卞之琳等 主张:“三美”,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听视频朗诵,感受诗歌感情、节奏和韵律。 任务三:多维度比较 (一)形式 对比角度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形式 形式较为自由奔放。全诗13节,4-16行不等,每行2-22字,参差不一,散文化。 形式呈建筑美,节与节之间整齐均衡,共7节,四行为1节,每节4句,每行6-8字,字数相近。 诗行两两错落,于参差中见齐整。 (二)韵律比较 对比角度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韵律 诗歌不押韵,大量的排比造成诗歌参差和谐。 诗歌带有音乐美。 ①每节二、四句押韵;②音乐和谐,节奏感强,抑扬顿挫,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③回环复沓。首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回环呼应。 (三)意象比较 对比角度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意象 选取日常生活事物意象、描述性意象。如: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一丈平方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厚大的手掌、围裙上的炭灰、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棺材、稻草、纸钱……营造出具有浓烈中国乡土色彩的质朴意境。 诗歌带有绘画美。选取景物意象、想象性意象。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别离的笙箫……营造出具有英国学院风格的浪漫意境。 特点 1.生活化、描述性的意象 2.沉重忧郁———艾青的忧郁” 3.大堰河成为“大地”、“母亲(乳母)”、“农民”、“生命”的多重意象组合 1.古典的 2.诗意美好 3、注重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和搭配,色彩鲜艳;巧用动词,构成动态的画面美。诗的每一节都可看做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 (四)语言比较 对比角度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语言语言 全诗用平实的陈述和铺排,展示了画面一样的情景,诗歌语言平实质朴、自然平直又暗含力量。 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五)手法比较 1.《大堰河———我的保姆》脍炙人口,是现代诗歌的名篇,请赏析诗中运用的写作手法。 ①大量排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