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39260

北师大版五下5.2.2《分数除法(二)》 (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28132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五下,5.2.2,分数除法(二),课件,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数除法》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分数除法》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三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除法运算,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3.能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逐步形成模型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1.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和数感。 2.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在较复杂的真实情境中,选择恰当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科书主要分三个活动呈现: 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借助图形语言,在操作中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在现实情境中,利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学生认知情况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与倒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二、单元目标拟定 1.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操作活动,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2.理解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一般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借助长方形的面积模型进一步感受分数除法算理与算法的一致性,会正确计算。能发现商与被除数的关系规律,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3.通过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能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形成模型意识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发现商与被除数的关系规律。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用解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通过分数的面积模型,渗透转化的思想,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快乐。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操作活动和面积模型,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呈现方式和编排思路与分数乘法类似,突出操作活动,充分利用面积模型,促进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分数除法的应用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它经常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教科书提倡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5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一) 1 分数除法(二) 2 分数除法(三) 2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分数除法(一)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总结出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任务一: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 任务二: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 知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