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41936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27294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月月,解析,原卷版,试题,地理
    德化二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月考试卷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 每小题 2分,共50 分)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 A. 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 B. 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C. 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D. 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 2. 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主导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程度 B. 自然地理环境 C. 地域开发程度 D. 国家发展政策 3. 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 A. 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 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流动 C. 移民搬迁,优化人口配置 D. 加强经济扶贫,资源优化配置 【答案】1. D 2. A 3.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江苏省北部人口密度小于南部;沿海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中部密度小于东南部;总体东南部人口密度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故经济发展程度是人口分布格局稳定的主因,A正确。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地域开发程度和国家发展政策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江苏省南部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差异,故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D正确。其它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江苏省的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江苏省南部地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苏南地区包括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 ,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2013年GDP总量达到了3.64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超过70%,所有县(市)都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其中7个县(市)进入前十。 根据每个县域单元占全区域的面积和人口百分比,可以绘制出"面积—人口洛伦斯曲线"。下图中,实线表示我国某区域(324个县域单元)的"面积—人口洛伦斯曲线",虚线表示绝对均衡线。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 据图中信息,该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的正确判断是( ) A. 县域的人口比重与面积比重呈正相关 B. 83%左右的土地上分布着20%的人口 C. 人口比重小的县域,环境承载力更大 D. 人口均衡分布利于该区域的发展 5. 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 ) A 西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华南地区 D. 江淮地区 【答案】4. B 5. A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据图中信息,83%左右的土地上分布着20%的人口,所以该区域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曲线远离虚线均衡线,县域的人口比重与面积比重不呈正相关,A错误,B正确。人口比重小的县域,可能生态环境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小,难以承载更多人口,C错误。 该地区人口均衡分布极不均衡,不利于该区域的发展,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图示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说明区域环境差异较大,最有可能是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引发人口分布差异较大,A正确。 华北地区 、华南地区和江淮地区县域单元间环境因素差异较小,人口分布区域差异较小,BCD错误。故选A。 【点睛】图中83%土地分布20%人口,80%人口分布在不足20%的土地上,说明区域人口密度悬殊,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下图为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重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