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43172

第三单元 八音之乐——春江花月夜  课件(24张PPT 内嵌音频)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4318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七年级,音乐,初中,人教,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欣赏 春江花月夜 目录 学习目标 01 重点难点 02 教学内容 03 课后练习 04 01 学习目标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乐曲背景、创作特点和音乐结构,能够初步识别并欣赏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感受力,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以及通过音乐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欣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02 重点难点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乐曲的意境,感受乐曲的旋律美,以及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深入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以及如何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创作。 03 教学内容 民族管弦乐队 打击乐 排笙 笛子 箫 管子 笙 唢呐 二胡第二声部 二胡第一声部 中胡 革胡 低音革胡 三弦 古筝 扬琴 指挥 柳琴 琵琶 中阮 大阮 吹 拉 弹 打 管子 吹 箫 笙 唢呐 曲笛 梆笛 排笙 板胡 二胡 中胡 革胡 高胡 拉 柳琴 筝 三弦 扬琴 琵琶 弹 阮 堂鼓 钹 云锣 锣 打 今天,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首极为好听的乐曲-《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是古典音乐名曲中的名曲,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属于多乐段套曲,每一乐段都有小标题。 乐曲介绍 作品介绍 《春江花月夜》是根据琵琶曲《夕阳箭蛙》改端的民族管弦乐合奏。 全曲分为十段,各段标题是:江楼钟疑、月上东山、凤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泗澜拍岸、桡鸣远潮、效乃归舟、尾声。这首乐向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述人景色,如同一幅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乐曲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八次变奏--尾声构成,是一首独具特色的变奏曲。 乐曲具有江南风格的音乐主题抒情、优美、婉转如歌,描绘出夕阳西下、泛舟江上,游船萧鼓齐鸣的动人情境。 唱旋律观察乐谱,你能谈谈对“鱼咬尾”的旋律特点 江楼钟鼓 春江花月夜 听这首曲子,你的脑海中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知识拓展 1、鱼咬尾 鱼咬尾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曲调延伸发展的一种手法,即前句(或前段)的末音与后句(或后段)首音相同。 2、换头合尾 换头合尾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创作手法,即:旋律在重复时,乐句的开头部分做局部变化,将乐句的结尾部分重复出现 说说你的感受 乐段之美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的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创造出了“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意境之美 乐器之美 旋律之美 这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上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搖曳的大自然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琵琶和筝奏出悠扬、徐缓的、抒情的旋律,前呼后应,音色极易辨别。 1、鱼咬尾 用“1.3.5”三个音符进行旋律创编,成“鱼咬尾”结构方式。如: 1 3 3 5/5 5 3 1/1 3 5 1/... 2、换头合尾 用五声音阶来进行旋律创编,结构是“换头合尾”如: 1 2 3 5/5 3 2 1/3 2 3 5/5 3 2 1/... 音乐小活动 乐器我来了! 课堂总结 1、它是由一支民族管弦乐队编制。 2、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3、“鱼咬尾”“换头合尾”的中国传统音乐音乐发展手法。 4、创编具有“鱼咬尾”的音乐特点和旋律。 下节课再见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