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48017

8*《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共12张PPT)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37806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1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一 导入 8《中国建筑的特征》 二 课堂任务 任务一: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用一个词或者短语来概括。 。 序号 介绍内容 组成要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建筑物的构成 在平面布置上,由若干座建筑物围绕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 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方法 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作“斗拱” 斗拱 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枪墩)总是逐渐加高的。这叫作“举架”。 举架 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屋顶 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 颜色 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在它们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 装饰构件 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 其他装饰品 结构 装饰 二 课堂任务 任务二:九大特点写完后,文章后半部分写了什么?可否找到关键词概括这些小节的内容。 文法 沿用几千年的惯例法式 拘束性 灵活性 多样性 16段:总结性 17段:发展性 18段:可译性 三 文本梳理 18段:可译性?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也就是说,针对相同的建筑内容,各个民族可以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殊途同归。 二 课堂任务 任务三:作为一篇发表于 1954 年《建筑学报》上的专业论文,如何评价其语言。 很多专业术语———严肃枯燥? 1.精确、通俗易懂的说明性语言 斗拱 举架 拱 斗 三 文本梳理 词汇+文法 写出不同形式文章 构件+惯例法式 建成不同风格建筑 2.运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 三 文本梳理 段2:3500 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段10: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段17: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3.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中国建筑的热爱和自豪 四 了解人物 梁思成 1924 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1944 年,梁思成抱病撰写《中国建筑史》。 1946 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1953 年,梁思成为了北京城古建筑的拆除问题和吴晗争论,被气得失声痛哭。 1954 年,《中国建筑的特征》发表。 四 了解人物 四 了解人物 梁思成林徽因保护古城墙 1953年,吴晗打算大规模拆除北京古建筑,建造苏联式厂房。梁林几次给吴晗写信,让好好考虑一下。梁表示“中国北京城的古建筑是世界现存的、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体,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我们要慎重对待这些古建筑。”林徽因甚至威胁到:“如果拆了这3道门,我就去上吊!”但古建筑还是被拆除了,林徽因不久也逝世了,林徽因死后,梁思成依旧为保护古建筑而奔走呼吁,可惜效果甚微! 六 课堂总结 梁思成是热爱建筑、穷尽一生研究建筑的大师。 梁先生的这篇论文,取材是中国古代建筑,但是他的论文题目为什么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而是 “中国建筑的特征”? 继承传统、开创未来 段20: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