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49641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762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语文 各拉丹冬雪山位于中国青海格尔木市与西藏安多县交汇处,为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各拉丹冬,藏语意思为“高高尖尖的山峰”,为长江源头,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藏北游历》(中国藏学-出卷网-2007年版)。有删改。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此文。 作者介绍 马丽华,1953年生,山东济南人,当代女作家,现任中国藏学-出卷网-总编辑。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 黧黑(lí) 磅礴(páng bó) 酝酿(yùn niàng) 冻疮(chuāng) 霹雳(pī lì) 砾石(lì) 虔诚(qián) 诅咒(zǔ) 蠕动(rú) 眩晕(xuàn) 蜷卧(quán) 腈纶(jīng) 皱褶(zhě) 演绎(yì) 懈怠(xiè dài) 敦实(dūn) 接踵而至(zhǒng) 熠熠烁烁(yì) 1.注音 黧黑:形容黑。 明媚:明丽妩媚。 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劲旅:精锐的军队;强有力的队伍。 眩晕:头晕目眩。 豁然:一下子彻底晓悟;开阔;顿时通达。 琼瑶:比喻似玉的雪。 2.理解词义 静穆:安静而严肃。 敦实:结实,粗壮;敦厚诚实。 皱褶:皱纹,文中指冰山上的波形纹。 漫溢:指水满向外流。 演绎:铺陈,推断,阐发。 安营扎寨: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 2.理解词义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第1、2段) 第二部分 (第3—11段) 第三部分 (第12—15段) 写初见各拉丹冬的景象。 详写第一天在各拉丹冬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及感受。 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 走进各拉丹冬 (一)各拉丹冬总的地貌特征: 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 东南阳坡: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 走进各拉丹冬 游踪 景观特征 营地 变化多端、高峻、雄壮 冰河砾石堆 冰峰晶莹连绵、冰河平坦辽阔 靠近冰山 冰山像屏风,各种图案 冰塔林 庄园、院落、自成一天地 冰窟 晶莹洁白、形态多样、光彩夺目 裂纹纵横、褶皱环绕 冰塔林 没有化石、人类生活痕迹 时 间 顺 序 空 间 顺 序 移步换景 (二)作者的游踪和景观特征 走进各拉丹冬 (三)留恋于冰塔林 作者几次写到冰塔林,试找出相关段落,比较观察角度、景观特征、 作者感受等不同之处。 第一次 5 远望 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 赞美、震撼、慨叹 第二次 6 近观 庄园、院落、自成一体 惊喜 第三次 12 细看 没有化石、人类生活痕迹 崇仰、融入其中 作者通过描写冰塔林的奇景和美丽,展现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美。 作者描写冰塔林意在表达一种什么情感? 跟随队伍行进在各拉丹冬,作者的身体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内心感受也不尽相同。读课文,试着找出这些变化。 第一天 驶向各拉丹冬 在草坝子上安营 接近冰山、冰塔林 置身冰窟 第二天 再入冰河 尚属正常 高原反应,发烧疼痛 摔伤,恶心,呼吸困难 “我要死了” 感叹雪山的雄伟神秘 担心影响心态,感叹自然伟大 赞美自然,凄凉、无奈 感到温暖,思绪飞扬,被自然震撼 “似乎已经衰竭”,没力气、挣扎 想象长江的故事 身体状况 内心感受 作者行踪 关系:1.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见”的独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