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54175

第四单元 第05课时 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日期:2024-05-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3150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单元,05课时,速度,时间,路程
  • cover
第四单元 第5课时 速度、时间、路程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重 点 发现并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式。 难 点 运用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速度本身是物理学概念,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路程、时间和速度》安排在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编排采用的是乘法模型,即“速度 × 时间=路程 ”,教材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揭示三量关系。 核心素养 1. 数学建模: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活动,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式,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2. 数学运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算,如计算行程距离、估计所需时间等。 3. 数学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 4. 数学交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选取中国飞人苏炳添的视频导入,增强了课堂的生活场景化,感受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回顾中发现数学信息,既兼顾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也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模型思想的建立做了极好的铺垫。】 1.观看中国飞人苏炳添参赛视频 引导语:苏炳添跑得真快,这真是举国振奋的9.83,这真是亚洲之光啊!跑步这个项目比的是谁更快? 2.比一比,谁更快? (1)课件呈现:A学生240米用时3分钟; B学生240米用时4分钟。 总结:相同距离比时间,时间越短的越快。 (2)课件呈现:A学生240米用时3分钟; C学生210米用时3分钟。 总结: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越长的越快。 (3)课件呈现:A学生240米用时3分钟; D学生180米用时2分钟。 引导语:现在距离和时间都不相同,怎么比谁快? 学习任务一:认识速度、时间、路程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经验式的学习,而应是思考式的学习。观察这些熟知的生活信息,其目的是将生活数学逐渐地引向数学化学习,这一过程不是单纯的概念的掌握,而是数学化的理解,体现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认识路程和时间 1.梳理信息 A学生240米用时3分钟; B学生240米用时4分钟。 C学生210米用时3分钟。 D学生180米用时2分钟。 总结:这里的240米、240米、210米、180米叫做路程。 这里的3分钟、4分钟、3分钟、2分钟是时间。 2.思考:什么是路程? 总结: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思考:什么是时间? 总结: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3.达标练习 指出文字的路程和时间。 (1)苏炳添跑100米,用10秒。 预设:100米是路程,10秒是时间。 (2)蜗牛爬50米,用5小时。 预设:50米是路程,5小时是时间。 二、认识速度 1.思考:如何A、B、C、D比较谁更快? 预设:要求出一分钟能跑多远? 2.学生自主活动进行计算,全班汇报答案. A学生:240÷3=80(米) B学生:240÷4=60(米) C学生:210÷3=70(米) D学生:180÷2=90(米) 总结:D学生最快,B学生最慢。 3,归纳概念 引导:A学生1分钟走80米,B学生1分钟走60米,C学生1分钟走70米,D学生1分钟走90米,分别叫做ABCD的速度。 像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而这里的每小时或者每分钟我们都可以称为单位时间,所以速度也可以说是单位时间行的路程。 4.写法读法 A学生1分钟走80米,写成80米/分钟,读作80米每分钟。 B学生1分钟走60米,写成60米/分钟,读作60米每分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