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58686

20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76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 cover
六上20《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抓关键词语、句子,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及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抓关键问题,概括“写了什么” 1.聚焦课题,巧妙设问。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篇跟青山有关的课文,课文题目是———青山不老。同学们,怎样的山才是“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 师:青山本来就不会老,它原本就是四季常青、千年不变的。作者又何必用一篇文章来强调“青山不老”呢!作家梁衡到底想表达什么观点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篇文章。 2.聚焦阅读提示,有目的阅读。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篇课文的学习提示。指名读。导读中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师:这是两个学习的任务,那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阅读任务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师(巡视提醒):默读课文不发出声音。有目的地阅读,发现自己想要的答案,你可以目光停留得慢一点,不是问题答案内容,你就跳过去。 师: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阅读任务:这位老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你找到相关信息了吗? 师:第二个问题: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师:如果把刚才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合起来说,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来说一说? 师:很好。你们看,我们是抓住了关键的问题来概括主要内容(板书:关键问题)所以,有时候概括主要内容,抓关键问题是一种挺好的方法。 设计理念:质疑导入,点明了教学目标,也激发了阅读期待;引导学生有目的阅读,学生在问题驱动下,抓住要点,概括总结,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二、抓关键词,品味“怎么写的” 1.感受“每天”的情味 师:我们继续走入这位老人,品味老人的故事。这篇课文讲到了老人十几年来的坚守,十几年来做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 师:既然是写十几年来种树的过程,那么文章中关于时间的词语就显得特别关键、特别重要。请你读读课文,找出关中关于时间的关键词(板书:关键词),把它圈出来,画出相关句子。 师:我们来交流学习的收获,关于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哪几个? 师:我们来看,老人每一天都做了哪些事情呢?齐读这个句子。(灯片)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师:要想深入了解老人如何创造这一奇迹,这句话就得特别重要、特别关键。重要的句子读三遍。 师:读着读着,你感觉老人的生活怎么样? 师: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来看看老人的《作息时间表》。 师:你觉得老人的生活怎样?生:单调、乏味。生:一直在重复,很枯燥。 师:这样的日子是一天吗?一个月吗?一年吗?而是多久? 师:15年来,每天就是这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看,透过“每天”这个关键词,(指着板书)我们感受到老人的生活是这样的———枯燥,这样的———勤劳,这样的———简单,这样的———辛苦,也是这样的———充实。 2.体味“15年”的意蕴 师:你还找到了哪个关于时间的关键词? 预设:“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灯片) 师:好,我们就从“每天”走到老人的“15年”。这15年到底是( )的15年呢?让我们完成这样一个练习。 (师示范批注)比如,汤老师看到这一句话:“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小院。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于是,我体会到老人已经很老,这15年也许就是一个老人走向生命终点的15年。(灯片)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找一个地方,细细品味,你找的这个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15年。请你划词划句,进行整理和批注,形成你的观点评价,写在段落的边上。 师:现在请你来说观点,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