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65590

第2课《腊八粥》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5886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六年级,语文,学制,五四,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无数动人的往事,承载着人们对来年丰收的美好期盼。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是中国人浓浓的情,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 2腊八粥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字崇文,苗族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他主张“美在生命”,语言格调古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他经常用回忆中湘西生活的景物事件来创作小说、散文,诗歌,加上湘西方言的运用,使他的作品地方乡土特色异常浓厚,被称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代表作品:小说《边城》《长河》 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 了解作者 本课生字 腻 沸腾 咽 唾沫 匙 碗盏 搅和 浓稠 看羊 资格 嘟囔 稀烂 肿胀 深褐 染缸 嚷 卸 chí(汤匙) shí(钥匙) yān(咽喉) yàn(吞咽) 匙 脏 咽 zàng(肝脏) zāng(肮脏) yè(呜咽) 多音字 看 kàn(看见) kān(看守) 思考感知 思考:这篇文章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围绕腊八粥,讲了在腊八节这天,住方家大院的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时发生的事情,最后八儿终于如愿以偿吃上了腊八粥。 提示: 概括文章内容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腊八粥》展现的就是湘西农村腊八节的习俗。围绕八儿等着吃腊八粥的经过,描绘出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小说 初读总结 这一碗粘粘的腊八粥为何如此吸引八儿呢? 美味 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作者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又是如何表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思考问题,并画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排比 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深受人们喜爱。同时用叠词表现了腊八粥黏稠甜腻的特点。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细读第一段 文笔细腻烂漫 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对腊八粥产生甜甜腻腻的感觉,这说明? 是怎样的粥有如此的魅力?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细读第一段 拟人 抓重点词句,想象粥的制作过程和人们吃粥时的感觉。 联想生活实际,想象沸腾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具体描摹食材和做法 多角度 具体描摹腊八粥的熬制,有声有色有味,仿佛升腾起一股热乎乎的香气,在读者眼前展开一幅浓郁的生活画面,能真切的看到、闻到、尝到。 狼吞虎咽 第一部分(1): 写腊八粥深受人们的喜爱 爱粥 总结结构 思考: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 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第二课时 (课后题五) 温故知新 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回顾第1段,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诱人的? 第一部分(1): 爱粥 2~19段又写了哪些内容?能否分清层次并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第二部分(2—17): 等粥 写八儿等待腊八粥煮好的过程 第三部分(18、19): 吃粥 写八儿如愿吃到了腊八粥 写腊八粥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析八儿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体会八儿的心情。 看粥 14—17 猜粥 13 分粥 9—12 盼粥 2—8 盼粥———( )———( )———( ) 第二部分中,作者将“等粥”分成了四个层次,分别是哪几个,对应哪几个自然段? (课后题一) 精读感悟,品析形象 分粥 猜粥 看粥 默读第2—8自然段,要求: 1、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