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9869302
2024年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16课《两小儿辩日》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94917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024年
,
16课
,
20张
,
课件
,
两小儿辩日
,
下册
(
课件网
) 《两小儿辩日》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通过诵读,深入理解文意,培养文言语感。 3.把握寓意。 关于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孔 子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篇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的作品。列子属于道家学派,孔子属于儒家学派,而两家是对立的学派,常常互相讥讽。列子写这故事,是讥笑孔子的无知。其实两小儿的疑问,也是列子提出的问题,这个疑问,列子也不能解决。 背景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 子 东 游, 见 两 小 儿 辩 斗, 问 其 故。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就询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原因 争辩、争论 名词作状语,向东,到东方 游历 他们 一儿曰:“我 以 日 始 出 时去人近, 而 日中 时 远 也。” 一儿曰:“我以 日 初 出 远,而日中时近也。” 译文: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正午时距离人近。” 认为 刚 距离 午 刚 正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 日中 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连词,表并列 译文: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却像盘盂,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像 到,到了 就 这 是 刚 正午 像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 其 日中 如 探 汤, 此 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译文: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清凉,到了正午像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不是近的东西(感觉)热,远的东西(感觉)凉吗?” 寒冷 把手伸到热水里去 代词,代太阳 省略介词“于” 清凉 刚 是 这 表并列 像 到,到了 正午 热水 孔子不能 决 也。 两小儿笑曰:“孰 为 汝 多 知乎?” 译文: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分辨,判断 谁 通“谓”,说 你 通“智”,智慧 两小儿 辩日 初出 1如车盖 (大—近) 2沧沧凉凉 (凉—远) 日中 如盘盂 (小—远) 如探汤 (热—近) 孔子 不能决 梳理脉络: 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两小儿分别是根据什么做出判断的? ? 一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 一是根据感觉推论,距离热源近就感觉热,距离热源远就感觉凉。 可见,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你觉得这两个孩子可爱吗 可爱在哪里 两小儿: 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说话有理有据 寓意: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说话有理有据 一、两小儿: 二、孔子: 1.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 2.知识无穷,即使圣贤也不可能全知全能。 知识归纳 孰为汝多知乎 为 知 通“谓”,说 通“智”,智慧 孔子东游 东 名词作状语,向东,到东方 一、通假字 二、词类活用 三、古今异义 汤: 去: 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熟后的汁液 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鉴赏专题二 古诗阅读 课件+学案(2025-05-04)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鉴赏专题三 说明文阅读 课件+学案(2025-05-04)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鉴赏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课件+学案(2025-05-04)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鉴赏专题四 议论文阅读 课件+学案(2025-05-04)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鉴赏专题五 文学性文本阅读 课件+学案(2025-05-0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