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姑苏行 目录 学习目标 01 重点难点 02 教学内容 03 课后练习 04 01 学习目标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姑苏行》的基本音乐知识,包括其旋律、节奏、风格特点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视唱、演奏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姑苏行》的音乐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02 重点难点 重 点 难 点 1.重点: 掌握《姑苏行》的旋律和节奏,感受其江南风格特点。 2.难点: 准确表现《姑苏行》的音乐情感,通过演奏表达其意境。 03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此曲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江先谓先生。江先谓先生1924年出生于山东威海。 他在民族乐器演奏方面是位多面手,六十年代他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创作并演奏了《姑苏行》和《脚踏水车唱山歌》,并因此而享誉笛坛。 作者简介 竹笛 笛子虽然短小简单,但它却有七千年的历史。大约在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时候,笛子由骨制改为竹制。在公元前1世纪末汉武帝时,笛子称为"横吹",它在当时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7世纪开始,笛子又有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演奏技术也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民间戏曲以及少数民族剧种的乐队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乐器。 梆笛: 因伴奏梆子 戏曲而得名。 音色高亢、明 亮,是吹高音 用的一种笛子, 主要流行在北方 ,多用于北方 的吹歌会、评剧 和梆子戏曲(秦腔 、河北梆子、 蒲剧等)的伴奏 也可用来独奏 富有浓郁的乡 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侧耳倾听: 聆听并思考这是用什么竹笛演奏的乐曲?乐曲表达什么意境? 曲笛 优美、亲切 典雅 轻松 作品分析: 分段分析: 《姑苏行》这首乐曲的旋律取材于昆曲音乐,曲式为“慢(A)———快(B)———慢(A1)”加引子组成的三段体结构。乐曲技巧采用的是江南丝竹中典型的“颤、叠、赠、打”的手法,手指要灵活并具有弹性。同时,要求气息饱满、流畅;音色上要追求“润、厚、松”与甜美。 引子,散板。其音乐表现的是一个“晨”字。力度弱起渐强,旋律音域由低向高进行,如旭日渐渐东升,描写出了江南春早、万物荣欣、一派祥和的迷人景象。 A 段:优雅的行板 抒情优美的行板,恰恰符合了游人进入园林后边走边看,脚步悠然而轻松,欣赏美景时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 B 段:热情小快板 是一个起伏较大的小快板,表达了游人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和A段在节奏和旋律上有了鲜明的对比。 A'段:稍慢的行板 A主题的再现,速度比A部更趋舒缓,形象地表现了夕阳西下,人们游园离开时依依不舍,回味无穷的情景。 创造与表现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觉得江南美吗?是的,歌曲告诉了苏州处处都有好风光,怎么才能使秀美的姑苏永远那么美呢? 雨过姑苏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意境绵长 下节课再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