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撇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认识并理解撇点的形态,掌握撇点的起笔、行笔与收笔的方法。 2. 学生能理解撇点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初步掌握含有撇点笔画的汉字的书写方法。 3. 通过学习“象形汉字”,激发学生对学习书法和了解汉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撇点及相应范字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撇点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1.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书写工具。 2. 示范用的大字卡片或PPT。 3. 每个学生准备一份练习纸和书写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含有撇点笔画的汉字,如“人”、“入”、“八”等,让他们观察这些字的特点,找出共同点。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笔画,叫做“撇点”。在我们日常的汉字书写中,有很多字都包含了这个笔画,比如“人”、“入”、“八”等等。你们能观察出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A:我发现这些字都有一个向左下方斜的笔画,然后接着一个向右上方提的笔画。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笔画就是“撇点”。 教师:非常棒的观察力!这就是“撇点”笔画的特点。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详细学习一下这个笔画怎么写。 (二)新课讲解 1. 教师示范书写“撇点”笔画,并详细讲解书写要领:先向左下方斜写撇,然后稍微停顿,再向右上方提笔写出点。 教师:现在,我给大家做一个示范,看看“撇点”笔画是怎么写的。记住,先向左下方斜写撇,然后稍微停顿,再向右上方提笔写出点。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书写。 教师:现在,你们跟着我的示范来练习一下。 学生B:(尝试书写后)老师,我总是写不好那个点的部分,总是写得太大或者太散了。 3. 教师出示一些含有“撇点”笔画的汉字,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撇点”笔画,以加深对“撇点”笔画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没关系,刚开始练习可能会有些困难。你可以试着在写点之前,先把撇的部分写好,然后再慢慢练习如何将点和撇结合起来。记住,要控制好笔的力度和速度,这样才能写出漂亮的“撇点”笔画。 (三)课堂练习 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作业:要求学生书写一些含有“撇点”笔画的汉字,如“人”、“入”、“八”等,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要领和笔顺。 2.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书写,并给予鼓励和指导性建议。 教师:好了,现在我们来做一些课堂练习。请大家试着书写一些含有“撇点”笔画的汉字,比如“人”、“入”、“八”等等。记住,要注意书写要领和笔顺哦! 学生C:(练习后)老师,我觉得我写的“人”字比之前好多了,但是“入”字还是写得不太好。 教师:非常好!我看到你在“人”字的书写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关于“入”字,你可以试着调整一下撇和点的位置和大小,让它们更加协调。相信只要你多练习几次,一定能够写出漂亮的“入”字的!加油哦! (二)新课讲解 1. 示范教学: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撇点的形态,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撇点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法。接着,老师再示范书写含有撇点笔画的汉字,如“人”、“入”等。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笔画———撇点。大家先看我在黑板上画一下这个笔画的形态。 (老师画出撇点的形态) 老师:大家看到了吗?撇点是由一个撇和一个点组成的。撇的起笔要重,行笔要轻,收笔要快;而点的起笔要轻,行笔要重,收笔也要快。这就是撇点的特点。 (老师示范书写含有撇点的汉字,如“人”、“入”等) 2. 学生模仿: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写撇点和含有撇点的汉字,注意笔画的顺序和力度。 老师:好,现在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写一下这个撇点和含有撇点的汉字。记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