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81092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日期:2024-05-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1477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
  • cover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9-71页相关内容。 二、教学思路 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在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时,我们借助逐渐增加小棒的根数摆正方形的活动,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个是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第二个是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第三个是为后面滴是商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平均分物的活动,了解平均分物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不能正好分完时,就会产生余数,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 感知并发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平均分物时,商要尽可能大,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平均分物的活动,了解平均分物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不能正好分完时,就会产生余数,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教学难点:感知并发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平均分物时,商要尽可能大,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五、教学策略 实践操作、谈话交流,在课堂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交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讲述自己的想法。 六、教学过程 ( 一)故事激趣导入。 师: 今天,咱们一起去羊村,看看那里每天发生着什么样的数学故事。青青草原上的草莓熟了,喜洋洋和美羊羊一起去摘草莓。一共摘了10个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学生发言,圈一圈,并列出算式。 课件呈现分的结果: 师:看,谁来了? 生:懒羊羊! 师:懒羊羊提出了什么问题? 生:每3个一份,能分成几份? 【设计意图】:从分草莓过程中回顾除法的意义,通过设计每3个一份,能分成几份?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教学坐铺垫。 ( 二)新授 例1、例2 1.教学例1、分一分:10个草莓,每3个一份,请你分一分! 学生发言。 课件呈现分的结果: 师:10颗草莓,每3颗一份地分,发生了什么情况? 生:不能正好分完! 师:是的,不能正好分完!这时候,我们可以说:10个草莓,每3个一份,可以分出( 3 )份,还剩( 1 )个。 2.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师:慢羊羊村长有话要问了:你们觉得这样的情况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讨论,鼓励发表个人的意见。 师:如果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会怎样表示呢?试着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吧! 学生尝试写算式,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懒羊羊、美羊羊、喜羊羊也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懒羊羊:10÷3=3(份)剩1个 美羊羊:10÷3=3(份)余1个 喜羊羊:10÷3=3(份)……1(个) 师:你的想法跟谁的一样?你更喜欢谁的表示方法呢?为什么? 学生发言。 师:大家都喜欢喜羊羊的表示方法,他的最简洁!在这个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10”还是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3”,依然叫做“除数”,除得的结果,前面的“3”还是叫做“商”,“……”后面的“1”叫做“余数”。表示平均分,不能正好分完,还剩下的数。向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感知: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师:仔细观察,在没有余数的算式中,我们知道:商×除数=被除数。在有余数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大胆发言。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为继续探究奠定基础。 5.教学例2 (1)“懒羊羊,给你8根小棒,你能摆几个正方形呢?”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生:8÷4=2(个)(板书) (2)“喜羊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