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00092

3《百合花》《哦,香雪》群文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69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百合花,哦,香雪,群文,教学设计,统编,高中
  • cover
对美好的人性的赞美———《百合花》、《哦,香雪》群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借助工具书,掌握课文生字词,通过师生互动,掌握作品清新、俊逸、淡雅的语言特点,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 2.思维发展与提升 速读小说,理清脉络,概述小说情节,赏析谋篇布局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 赏析通讯员、新媳妇、香雪等人物形象,把握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等写作技巧。 4.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人性美、人情美以及对文明的追求,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人物形象以及人性美、人情美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掌握描写方法和写作技巧,拟写文学短评。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示范鉴赏《百合花》,体会其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导入新课 在拥挤的车上,身不由己地踩了别人一脚,对方等不得道歉,就气势汹汹“打”将过来,原本准备的道歉也就去了爪哇国,火药味渐浓,战争升级,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何以如此?心灵深处的戾气使然也。何为戾气?戾气就是暴戾之气,就是杀气有余,和气不足。中国人历来崇尚君子风范,主张不露锋芒,不事张扬,通达明智,善解人意,无大悲大喜,无偏执狂激,让生命呈现一种成熟的圆润。年轻人不但要有知识,有理想,还应当具备人情美,人性美。今天,我们来学习茹志鹃的《百合花》,体会其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2.作者简介 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的产物。 二、文本研习 学习活动一:理情节 活动引领:不会读书的人,面对一篇文章,常常就是一片汪洋,分不清来龙去脉。迅速地在浑然一片中理出头绪,这才是优秀的读者。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那么,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如何划分段落? 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1—23节);通讯员随“我”借被子(24—43节);通讯员救人牺牲(44—57节);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58—59节)。 带路(开端)———借被(发展)———牺牲(高潮)———献被(结局)。 学习活动二:品技法 活动引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阅读小说,要从三要素入手,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1.品味开端部分,关注伏笔描写 (1)不要轻视伏笔的作用 “伏笔”是小说常用的一种手法,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其实是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它可以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①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中秋”除了交代季节,还有什么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