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06443

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9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11077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98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齐桓晋文之事 孟 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与孔子一起称为“孔孟”,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作 者 简介 (1)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孟子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①养民,一要制民之产,即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即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要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制,即主张薄税轻敛。 ②教民,即向人民施以教化。孟子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 作 者 简介 孟子的基本思想 (3)王道:“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 孟子所谓“王道”,即像商汤、周文王那样“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优以天下”。 (4)性善: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孟子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他们的人性却是统一的,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作 者 简介 孟子的基本思想 孟子思想 性本(  ) 民( )君( ) 穷则( ),达则( ) 富贵不能( ),贫贱不能( ),威武不能(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善 贵 轻 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 淫 移 屈 思想主张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 国君傲然视之) 孟子在先秦诸子之中素以“善辩”著称,其门人公都子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其好辩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的个性特点,反映在文章里,就不仅仅是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和感染力了。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 作 者 简 介 1、用比喻说理。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共用了159个比喻,可见孟子是善用比喻的能手。用比喻说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论辩,不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而且显得简洁、明白,更有说服力。 2、巧设机关,引人入胜。孟子一直在设置一个“陷阱”,这个陷阱里装的东西是孟子奉行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的学说思想,是推行仁政,讲求仁政,期望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学习要点: 1、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2、梳理阐释观点的思路,学习辩论技巧。 作 者 简 介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班固《汉书·楚元王传赞》:"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 韩愈《进学解》:"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作 者 简介 孟子的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