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24231

第17课《陋室铭》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2636860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7课,陋室铭,课件,33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的语言特色。 2.了解作者高尚情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反复朗读课文以至成诵。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唐代文学家。字梦得。 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 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浪淘沙》《竹枝》《杨柳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山怀古》等。 “诗”字辈还有谁? 诗圣 李贺 诗仙 王维 诗魔 白居易 诗佛 杜甫 诗鬼 李白 少年成名·刘禹锡 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EFFD57CDD81682DACF05A0020CCBBC635EB145E4E4F07AD5502B12DCF0CE68175DD17BE7255B0AFB9A5B7D61FDB2F527CD38D0AF9C268AD39C4483B07F0A6BDE 刘禹锡出身儒学世家的书香门第,在江南度过了童年,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聪明勤奋的他,还得到当时著名的诗僧皎然、灵澈的指点和熏陶。十八岁声名鹊起,二十一岁中进士,三十岁位极人丞,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 官场不得意,却也成就了他“诗豪”之名。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传说是他母亲做梦,梦到孩子是大禹所赠,因此起名。锡有赐的意思。也有人说来源于《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 频频被贬·刘禹锡 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EFFD57CDD81682DACF05A0020CCBBC635EB145E4E4F07AD5502B12DCF0CE68175DD17BE7255B0AFB9A5B7D61FDB2F527CD38D0AF9C268AD39C4483B07F0A6BDE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在那个时代属于边远蛮荒之地。 元和九年(816年)被贬连州(今广东)。 元和十四年(819年)因母丧离开连州,又贬柳州刺史。 长庆元年(821年)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 长庆四年(824年)被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 宝历二年(826年)再次奉调回洛阳,任东都尚书。 大和二年(828年)从洛阳东都尚书回长安任主客郎中。 被赶出长安,任苏州刺史。 又北上担任汝州刺史,后又担任同州刺史。 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会昌元年(841年),回到长安,加检校礼部尚书衔。 梦得兄远道而来,老夫有失远迎,城外有一处别院十分僻静,老夫特命人收拾出来,望兄不要嫌弃才是。 怎会?知县有心了。 和州知县见刘禹锡被贬而来,故意刁难,半年内逼刘禹锡搬了三次家。 第一处,刘禹锡赞不绝口。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 来人,给他换个更差的。 第二处让他想起了京城。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再换!我就不信他还笑得出来。 换到第三处,知县以为刘禹锡无话可说,然而他却提笔写下…… 《陋室铭》 《陋室铭》·刘禹锡 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EFFD57CDD81682DACF05A0020CCBBC635EB145E4E4F07AD5502B12DCF0CE68175DD17BE7255B0AFB9A5B7D61FDB2F527CD38D0AF9C268AD39C4483B07F0A6BDE 1. 一种文体。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