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粤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 第1单元 小小设计师 1 巧妙的设计 2 不一样的饮水瓶 3 我的保温饭盒 4 多功能物品 5 设计与制作:鸡蛋包装盒 6 巧改废弃物 7 大自然的启示 第2单元 能量及其转换 8 游乐场里的能量 9 能量的转换 10 转动的风车 11 是什么转换成电能的 12 神奇的电磁铁 第3单元 动物与环境 13 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14 生物生存的环境 15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6 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17 食物网中的生物 18 专题研究:生态瓶的秘密 第4单元 我们的家园 19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20 保护水资源 21 守护蓝天 22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23 网上学习:我的绿色生活 第1单元 小小设计师 1 巧妙的设计 六年级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较强,也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能力和推理思维。他们对教科书中的回形针、衣架、拉链等探究素材很熟悉,但也可能过于熟悉,而出现熟视无睹的情况。大部分学生不曾留意到这些物品隐含着的巧妙设计,也不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些日常用品的发明史。对于一些物品,如,拉链、圆珠笔等物品的结构,学生也曾对其作用原理感兴趣,也可能曾对此进行过探究。但这些物品的结构较复杂或原理过于抽象,六年级的学生还不能自主探究出来而体验不到其中设计的巧妙之处。因此,本课的教学应尽量提供实物给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对于一些结构复杂或原理抽象的日常用品,还需通过一些结构图或动画进行说明,以加深学生体会各种物品设计的巧妙。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引入部分设计也比较成功:通过问题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及一些有名的建筑来思考“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 这样,学生在问题冲突中产生学习的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参与“教”的活动中。在试讲过程,为了比较容易地控制课堂时间,在做探究试验时,我选择“教师动手,学生观察”的方式。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所以,最后确定由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完成试验,学生演示试验比教室躬身自行更能引起同伴的注意和学习欲望。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教室空间较大,后排的同学无法清晰的观察到试验的过程,所以我利用了摄像头,来投影放大试验过程。这一做法,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于让学生开展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师起到引导学生按照探究科学的过程进行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注重的应该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课的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今后的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造轻松地科学探究过程,以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2 不一样的饮水瓶 (1)、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科学课上学生除了自己要积极发言以外,不仅要学会倾听老师说的每一字,每一句,也要善于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也许在别人的发言中,只有善于倾听的学生才能从比人那里获取更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不管是上观察课还是动手操作实验课,都要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俗话说“双手越用越巧,大脑越用越灵。”只有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扎实,对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的理解,才不至于囫囵吞枣,课堂效率也才会高。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养成。 我们的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但现在的很多课堂的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讨论,实际上却不知道是不是在讨论课堂问题,所以我们在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有记录员、材料员、组长、监督员、汇报员、操作员等,安排得井然有序,这样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4)注重对学生课外实验习惯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