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32382

统编版·五四制18.《童年的水墨画》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6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五四,童年的水墨画,第一,课时,教案
  • cover
课 题 18 童年的水墨画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墨、染、碎”。指导书写“墨、染、竿、腾、碎”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看到的画面。 教学 重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选取了儿童生活的三组画面,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本文教学重点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教学难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想象诗歌中描绘的意境,帮助学生发现组诗的特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课前导入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用简约凝练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别有韵味的场景。 水墨画是由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的墨色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称国画,中国画。 今天我们要教学的这篇课文叫《童年的水墨画》。大家读了这个题目,能不能猜猜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呢? 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童年生活的内容,简约却很有韵味。 2.助学资料:张继楼,生平介绍: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作家。他长期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主编儿童文学读物30多种。主要作品:《营帐边有一条小河》《在城市的大街上》《在农村的田野上》《夏天到来虫虫飞》《种子坐飞机》《彩色的童年》等。 教学任务二:朗读课文,教学生字 1.字词乐园 染 墨 碎 溅 浪 2.识字方法 3.多音字 shān(扇动) shàn(扇子) 妈妈拿着扇(shàn)子轻轻地给我扇(shān)着风,好让我凉快一些。 zuān(钻进) (钻石)zuàn 钻(zuàn)头在电机的带动下飞快地钻(zuān)进了石头里。 4.趣识字———墨 5.记词义 ①(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 ( ) ②跳跃。 ( ) ③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 ) ④波浪激起的四溅的水。 ( ) ⑤整洁干净。 ( ) 教学任务三:读熟字词,指导书写 墨mò上下结构:部首:黑。上半部分笔画多而紧凑,注意“黑”字的四点底要均匀铺开。“土”字要写得扁平,最后一横稍长。 染rǎn上下结构:部首:木。上面三点水与“九”高矮一致。下面的“木”字横要长,撇捺要舒展。“九”字的撇上不要加点。 碎suì左右结构:部首:石“卒”字中两个“人”字都要将捺变为点。右下部“十”字的悬针竖长伸,使整个字重心稳定。 爽shuǎnɡ镶嵌结构:部首:大 先写左边的两个撇点,然后再写右边的两个,最后写竖撇和捺。 教学任务四:品读诗文,教学《溪边》 1.初读课文 自读要求: A.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B.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C.思考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什么。 2.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小朋友们 《溪边》:在溪边钓鱼。 《江上》:在江上戏水。 《林中》:在林中采蘑菇。 让我们先来走进第一幅“水墨画”,去欣赏一下在“溪边”发生的趣事。 3.朗读《溪边》,说说你在溪边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4.品读课文 A.溪 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比喻: 溪水--镜子 山溪--绿玉带 溪水很静、很平。 B.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的。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小溪两边都是山,山是青翠的,溪水如镜,那么青翠的山倒映在平静的小溪里,山溪就如“绿玉带”了,于是才有“人影也被溪水染绿了”。 C.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一“红”一“绿”既是和谐唯美的相互映衬,又是恰到好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