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36145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1《社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134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语文,八年级,社戏,教学设计
  • cover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1《社戏》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及作者眷恋故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景物描写的品味以及双喜和六一公公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 对文章最后一段的正确理解、作者情感的准确把握。 【课标要求】 新课标中对核心素养内涵中的文化自信有以下解释:“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语如下: 同学们,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在大家童年里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呢?鲁迅先生小时候,最喜欢去看社戏了,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鲁迅先生的脚步,去看看社戏是一出怎样的戏。 二、作家作品简介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发表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社戏》一文写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大家的头脑,封建的礼教制度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一切都没有进步,一切都没有朝气。在这种气氛之下,儿童教育就更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了。枯燥无味的教育内容,僵化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而且备受摧残。少年儿童们渴望自由,追求发展,向往大自然的美好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融洽友爱互助的关系。鲁迅先生的《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以一个少年儿童观察社会,观察人情的角度,生动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发出了时代的呐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了! 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富足,社庙里每年一定时间都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行辈(háng)撺掇(cuānduo) 凫水(fú)橹(lǔ) 叉港(chà) 撮(cuō)桕树(jiù) 棹(zhào) 楫(jí)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姑奶奶:从娘家人的角度称呼已经出嫁的姑娘,这里指“我”的母亲。 2、线索:到赵庄看戏 结构: (1)看戏前(1—3):随母归省(略)、乡间生活(略) (2)看戏中(4—30):看社戏的整个过程 看戏前波(详)(4—9) 月夜行船(详)(10—13) 船头看戏(详)(14—21) 月下归航(详)(22—30) (3)看戏后(31—40):公公送豆的情景和“我”对看戏、吃豆的思念(略) 四、精读课文,分析内容 1、第一部分(1—3):随母归省(略)、乡间生活(略) (在第一部分围绕体悟平桥村的风土民情这一问题展开教学) 看社戏的时间是夏期,地点是平乐村,机缘是随母归省住在外祖母家;平乐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小的杂货店,但却是“我”的乐土。 “我”在平桥村不但可以得到优待、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而且有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并且这里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表达了“我”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孩子天真、善良、直率的性格。 2、第二部分(4—30)看社戏的整个过程 看戏前波(详)(4—9) (1)因为“我”在平桥村所“第一盼望”的,是到赵庄去看戏,可是没有船,不能看戏,所以“我”很不乐。 “我”的不乐,作者抓住心情急剧变化来写。先是“盼”,接着是“急”,“急得要哭”。最后是猜测:“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样的猜测,把儿童特有的焦躁心情活龙活现地表现出来了。写“我”的不乐,文章还从不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